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Manus“全能Agent”爆火,能否成为大模型时代Killer App待验证

   时间:2025-03-07 19:56:0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款名为“Manus”的AI大模型应用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引发了广泛关注。众多投资人纷纷试图接触其核心团队,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需求激增,即便是第一时间行动的投资人也难以迅速获得回应。

3月6日,Manus通过一段四分多钟的视频向公众展示了其强大的功能。据官方介绍,Manus是一款集多功能于一体的AI Agent产品,用户只需输入指令,它便能自主完成诸如上市公司分析、简历筛选等复杂任务,并在GALA基准测试中超越了OpenAI的DeepResearch模型。

视频中,Manus展现了令人瞩目的复杂任务处理和端到端能力,但目前仍处于邀请测试阶段,尚未全面开放用户注册。尽管如此,“第二个DeepSeek”、“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等头衔已在业界广泛流传。

回想起去年OpenAI的视频生成应用Sora仅凭一段Demo就火爆全网,Manus的火爆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与Sora不同的是,Manus团队此前推出的Monica AI虽然在AI开发者圈层中有所影响,但在更广泛的市场中并未引起太多关注。这使得Manus的爆火显得更为突兀。

随着Manus的爆火,其核心团队成员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创始人兼CEO肖弘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技术负责人季逸超被誉为“少年极客”,曾独立研发出猛犸浏览器,产品经理张涛则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曾任神策数据副总裁、字节跳动某国际化产品负责人等职位。

尽管Manus尚未全面开放使用,但其风头已经盖过了此前同样备受瞩目的DeepSeek与腾讯元宝。在发布Demo视频后,Manus团队还举办了一场小型闭门会,与会开发者及意见领袖分享了各自的使用体验,进一步推动了Manus的传播。

随着Manus试用资格的稀缺性不断攀升,二手平台上甚至出现了高价转售邀请码的现象。同时,与Manus相关的各种“周边”商品也应运而生,如有人提供对接Manus团队的中介服务,甚至有人贩卖与Manus相关的网络域名。

值得注意的是,Manus的火爆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相比之下,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讨论度并不算高。尽管如此,Manus仍然被视为AI Agent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某投资机构投资人表示,Manus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其功能强大,更在于其降低了AI Coding的门槛,使得没有编程基础的普通人也能轻松使用。这种产品经理式的成功,考验的是团队的产品设计能力和实现技能。

在Manus之前,其背后的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 Hong kong)公司曾推出过Monica AI等浏览器插件产品。尽管插件类工具的市场想象空间有限,但Monica凭借出色的用户体验成为了市场中的佼佼者。

肖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捕捉到了插件式Chatbot的用户价值,并强调了Timing的重要性。他认为,在Monica推出时,关注到插件ChatBots市场的人并不多,但随着大厂的跟进,市场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因此,Manus选择了先发布Demo、制造自己的Timing。

然而,随着Manus的火爆,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产品开放使用后的用户体验、团队能否持续创新保持产品领先等。同时,Manus全新的产品形态和工程化实现将带来大量的tokens消耗,能否实现收支平衡将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