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秘:月球背面月幔究竟有多“干”?

   时间:2025-04-10 22:34:5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了一项月球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珍贵样品,成功测定了月幔的水含量,结果显示其低于2微克/克,这一发现标志着月球背面的月幔异常干燥。

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审稿专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具有极高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为月球起源与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研究指出,月球背面的月幔相较于正面更加干燥。月幔位于月壳与月核之间,深度约为60千米至1000千米,其水含量对于理解月球的起源、岩浆活动以及资源环境效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关于月幔的水含量一直存在争议。有理论认为,月球是在约45亿年前由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后形成的,由于撞击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月球应该极度缺水。然而,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月幔的水含量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

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为这一争议提供了新的证据。它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了人类首次获得的月背样品,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探究月幔水含量时空演化的宝贵机会。通过对这些样品的详细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嫦娥六号带回的玄武岩岩屑中,月幔源区的水含量极低,仅为1至1.5微克/克,这是目前已知的最低数据。

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月球背面月幔的干燥程度,还为月球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科学家们表示,月球演化过程中,部分月幔岩石通过熔融形成熔体,这些熔体被运移到月表形成玄武岩。因此,通过研究这些玄武岩,可以深入了解月幔的特性和演化过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