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Intel迎来了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宣布成立Intel代工部门,与产品设计部门并立,旨在实现更高的独立性和协同效应。该部门的宏伟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代工厂,仅次于台积电。
一年多来,随着新CEO陈立武的上任,Intel进入了一个更加务实的阶段。在最近的Intel代工大会上,Intel没有像台积电那样发布新的工艺节点,而是专注于展示多代核心制造工艺和先进封装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宣布了一系列新的生态系统项目和合作关系。
大会上,Intel高管们反复强调了“信任”一词,无论是来自客户的信任,还是来自合作伙伴的信任,Intel都迫切需要重新建立整个行业对其的信心。Intel还强调了与整个行业广泛深入的合作,包括IP、CDA等芯片设计与制造供应链,以及众多合作客户和产业生态联盟。
陈立武在演讲中表示,Intel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代工厂,以满足对前沿制程技术、先进封装和制造的需求。他强调,Intel必须扭转以往的做法,推动以工程至上为核心的文化,并加强与代工生态系统的合作关系。为了证明这一点,他连续邀请了Synopsys、Cadence、Siemens、PDF Solutions等公司的CEO上台,共同探讨合作机会。
Intel代工部门在短短四年间投入了900亿美元,其中370亿美元用于购买新制造设备,350亿美元用于建设新晶圆厂,180亿美元用于新技术研发。这些投资显示了Intel代工的决心和实力,也使其必须成功,不能失败。
回顾过去四年,Intel提出的“四年五个工艺节点”计划整体上取得了成功。Intel 7/4/3都已顺利量产,Intel 18A也开始试产,只有Intel 20A因后续18A进展超出预期而被取消。Intel还在持续推进成熟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包括Intel 16/16-E和与联电合作的Intel 12。
在先进封装方面,Intel也有众多顶级合作伙伴,涵盖EDA设计工具、UCIe芯粒互连标准、HBM高带宽内存IP、ATE自动测试设备等多个领域。Intel执行副总裁Naga Chandrasekaran详细介绍了Intel多个核心制造工艺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规划,同样强调了客户为主和重赢信任的重要性。
Intel 18A是目前的重头戏,已在亚利桑那州和俄勒冈州的工厂进入风险性试生产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大规模量产。首款产品将是Intel自家的下代移动处理器Panther Lake,预计命名为酷睿Ultra 300系列。Intel 18A还收到了来自NVIDIA、博通、智源科技、IBM等龙头企业的积极反馈,并已开始流片测试。
Intel还展示了下一代Intel 14A工艺的晶圆,并宣布该工艺将在2027年投入风险性试产,预计2028年量产。与Intel 18A相比,Intel 14A在能效比、芯片密度和功耗方面都有显著提升。目前,Intel代工已与主要客户就Intel 14A制程工艺展开合作,并发放了相应PDK的早期版本。
除了先进的制造工艺,Intel代工还注重先进封装技术的发展。目前,Intel代工有多种封装技术正在量产中,包括EMIB-M 2.5D、Foveros-S等,并且还在持续改进。新加入的封装技术如EMIB 3.5D、Foveros 2.5D/3D、Foveros-R 2.5D、Foveros-B 2.5D和Foveros Direct 3D等,将进一步提升芯片的性能和灵活性。
通过此次Intel代工大会,可以看出陈立武上任后,Intel的整体风格变得更加务实和稳重。他提出的回归工程师文化、倾听客户声音、学习竞争对手等策略,正是Intel目前迫切需要的。Intel没有发布更漂亮的路线图或全新工艺节点,而是全力推进已有工艺节点的快速落地,以更高的技术规格和更全面的服务吸引更多代工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