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L与唐L近日正式亮相市场,凭借惊人的参数配置迅速吸引了广泛关注。这两款车型搭载了高转速、大功率的电机,其中最大马力高达680匹,更令人咋舌的是,在不到30万的价格区间内,通过特定配置组合,总输出功率竟可达到1101马力。然而,在日常使用中,电动车的实际效率并非由马力大小决定,尤其是在国内高速公路限速250km/h的环境下,再高的马力也无法充分发挥。相比之下,充电速度成为了影响电动车使用体验的关键因素。
比亚迪官方宣称,汉L采用兆瓦级充电技术,仅需5分钟即可补充400km续航。尽管与家用燃油车相比,这一补能效率仍有差距,但已接近某些高性能燃油车的加油速度,如奔驰W204 C63 AMG。在实际测试中,一辆汉L在5分18秒内,从3%电量充至63%,续航里程从19km提升至440km,验证了官方宣传的真实性。
在充电功率方面,汉L在初始阶段确实达到了1000kW的“兆瓦”级别,但由于大功率充电产生的巨大热量,即使采用双层冷媒直触电池散热系统,也无法长时间维持这一功率。测试中,车辆仅在“兆瓦”功率下运行了48秒,随后逐渐降低至881kW、751kW等水平。整个充电过程中,功率呈现阶梯式下降,最终稳定在473kW左右。
考虑到汉L的电池容量为83.2kWh,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其平均充电功率仍高达606kW,这对充电站附近的电网构成了巨大压力。因此,比亚迪采用了创新的“兆瓦闪充”技术,通过在充电桩旁布置两块总容量225kWh的超大电池组作为“蓄水池”,以缓解电网压力。在无车充电时,电池组从公共电网充电;在有车充电时,则由电池组和电网共同供电。
然而,比亚迪自建的超充桩无法覆盖所有地区,大多数用户仍需依赖第三方或国家电网的充电桩。这些充电桩的充电功率远低于兆瓦级快充,因此比亚迪推出了双枪快充解决方案。在北京等电动车普及程度较高的地区,充电站往往处于满载状态。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双枪250kW充电枪的峰值功率仍能达到467kW,远高于单枪充电。测试中,车辆在2分13秒内充入了11.24kWh电量,平均功率为304kW。
作为燃油车车主,亲眼见证比亚迪汉L/唐L的兆瓦闪充和双枪快充技术后,笔者深感震撼。在北京等大城市,充电站数量远多于加油站,且多位于商场、大厦、公园等便利地点。电动车在充电便利性、使用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适合城市通勤。尽管目前兆瓦闪充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如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排队问题、双枪充电在高峰期可能带来的困扰等,但比亚迪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导者,已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支持超高功率快充的车型越来越普及,电动车的使用体验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