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东基建热土,中国力量如何撑起“世界工地”?

   时间:2025-04-30 12:00:5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铁十八局在迪拜的蓝天酒店项目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这座高达373.5米的建筑不仅成为了迪拜的新地标,也刷新了全球最高酒店类建筑的纪录。中国铁建以惊人的“三天一层”的施工速度,创造了迪拜房建市场标准层施工的新纪录。

迪拜蓝天酒店的成功只是中国企业在中东基建市场的冰山一角。多年来,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基建项目累计投资额已达到数千亿美元,涵盖了从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到沙特吉达国际机场,从阿联酋拉斯海玛的豪宅到沙特阿拉伯的城镇化项目,再到沙特交通隧道等众多标志性建筑。中国基建的足迹遍布中东,成为了当地发展的重要力量。

回顾历史,中国与中东国家在基建领域的合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从2013年至2017年,中国与中东国家大中型基建合作项目的合同总额从184.6亿美元增长到556.6亿美元,翻了两番。到了2022年,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基建工程承包商。

中东地区凭借其丰富的石油储量,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从游牧部落到现代富国的蜕变。石油带来的财富为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中东国家开始意识到过度依赖石油的经济模式不可持续,因此纷纷寻求经济结构多元化,基建、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成为其转型的主要方向。

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东国家对基建的需求。中东23国总人口超过5亿,年轻人口占比高达60%,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的人均GDP也位居世界前列。为了满足人口和财富增长带来的需求,中东国家纷纷设立了明确的基建发展目标,如沙特的“2030愿景”计划、阿联酋迪拜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以及卡塔尔的“2030远景”计划等。

与此同时,中国建筑企业也在寻求海外市场的拓展。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传统的建筑建材行业面临下行压力,企业纷纷加速出海,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中国企业在高层建筑、桥梁、隧道、深水港和高铁等多个基建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且在项目建设周期和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这些优势使得中国企业在中东基建市场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份额。

与非洲、拉美等地区相比,中东地区在基建需求与财力上更具优势。非洲和拉美虽然对基建有着迫切需求,但由于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基建项目。而中东国家凭借石油收入积累了巨额财富,具有更强的支付能力。因此,中东地区成为中国基建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市场。

中国企业在中东市场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合作初期,许多中东国家对中国制造持怀疑态度,更倾向于选择欧美品牌。然而,凭借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工程交付,中国企业逐渐打破了这一壁垒,赢得了中东国家的信任和认可。如今,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的基建项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承建了高楼大厦,还参与了铁路、矿山、油田、港口、光伏电站等多个领域的建设。

中国基建在中东市场的成功不仅带动了中国建筑建材行业的出口,还帮助行业消化了过剩产能,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同时,中东地区的基建项目也为国内无数产业工人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中国基建进军中东的历程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中国铁建与沙特城乡事务部签订了麦加轻轨项目合同,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中东承接的大型基建工程。尽管初期面临诸多挑战和质疑,但中国企业凭借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工程交付,逐渐赢得了中东市场的认可和信任。如今,中国基建已经成为中东地区不可或缺的力量,为全球基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