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驾事故频发,车企上海车展谨慎宣传,智能辅助驾驶前路何在?

   时间:2025-04-30 19:29:3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上海车展成为了汽车企业展现求生欲的舞台。曾经,这些企业大肆宣扬“高阶智能驾驶”、“端到端解决方案”以及“零接管”等概念,但如今,他们在提及这些技术时显得尤为谨慎。

有车企领导在公开场合不慎说出“智能驾驶”一词后,立即纠正为“智能辅助驾驶”,这一细节反映了行业对技术宣传态度的微妙变化。比亚迪也悄然更改了部分技术的命名,如“天神之眼”和“代客泊车”等。

智能驾驶技术的局限性在近期的事故中暴露无遗。一位蔚来ES6车主在使用智能驾驶功能时,车辆未能识别到路上的限宽墩,反而加速撞上,导致车辆严重受损,车内2岁的孩子也受了伤。这起事故令人痛心,也引发了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质疑。

不仅如此,小米SU7也遭遇了类似的事故。一辆在激活智能驾驶系统NOA后的小米SU7在施工路段发生严重事故,导致三名年轻女孩不幸丧生。这些事故无疑给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当前智能驾驶系统主要依赖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进行环境感知,并通过算法进行决策和控制。然而,这些硬件在恶劣天气或复杂环境中都存在局限性。摄像头在暴雨、浓雾等天气下识别准确率会大幅下降,毫米波雷达对静止物体的检测存在盲区,而激光雷达虽然性能较好,但成本高昂,难以普及。

车企在宣传智能驾驶技术时往往过于夸大其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然而,现实却频频给这些夸大的宣传泼冷水。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但安全始终是车辆最基本的要求。车企应该专注于技术的打磨和安全性的提升,而不是仅仅追求参数的突破和市场的热度。

尽管智能驾驶技术的宣传有所降温,但研发工作仍在持续推进。极氪、小鹏、广汽等企业计划在今年推出L3级智能驾驶量产车型,华为也发布了高速L3商用方案,工信部更是启动了L3级自动驾驶准入试点。然而,要实现L3级智能驾驶的真正普及,还需要克服诸多难关,包括法规的完善、责任的明确等。

面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现状,消费者在使用时应该保持谨慎。建议大家在开车时务必提前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切不可轻信车企的宣传,将方向盘交给一个尚未成熟的技术。如果确实需要使用智能驾驶功能,建议提前购买智驾险,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损失。目前,已有不少车企推出或计划推出智驾险,如阿维塔、小米、赛力斯、小鹏等。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