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市场掀起波澜之际,零食界的后起之秀——鸣鸣很忙,正式踏上了IPO的征程。4月28日,该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此举标志着其将步入资本市场的新篇章。
鸣鸣很忙的上市传闻早在2023年便已初露端倪,当时还以零食很忙之名行走江湖。同年8月,原明越资本联合创始人王钰潼的加盟,担任CFO一职,更是被视为公司筹备上市的明确信号。CFO的设立,往往预示着企业即将步入资本市场的大门。
如今,鸣鸣很忙旗下的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以其鲜明的明黄色和红色招牌,遍布全国县城、乡镇,成为了消费者心中的熟面孔。这两大品牌分别由晏周和赵定于2017年和2019年创立,自2023年合并以来,门店数量迅速攀升至14394家,覆盖全国28个省份的所有县级城市。
万店规模,一直是连锁品牌梦寐以求的里程碑。然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并非易事。近年来,多家茶饮咖啡企业纷纷喊出万店口号,但至今为止,国内仅有蜜雪冰城、瑞幸、古茗等少数品牌成功跨越这一门槛。随着门店数量的激增,销售额与营收也随之水涨船高。
据招股书披露,鸣鸣很忙在2024年的门店销售额高达555亿元,营收达到393亿元,毛利约为30亿元,净利润为9亿元。然而,7.6%的毛利率再次印证了平价零食连锁的薄利多销策略。
低价策略,是零食很忙自创立之初便确立的核心竞争力。晏周曾表示,虽然零食中高层客户群体客单价高,但仅占市场20%-30%的份额,而剩下的70%-80%的大众消费者才是主流,他们追求高性价比。因此,鸣鸣很忙始终将低价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在成本控制方面,鸣鸣很忙同样做到了极致。从将零食店的陈列盒子由斜口改为方形,以缩减上货时间、节省人力成本,到将彩色箱子换成牛皮纸箱以节约成本,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公司的抠门精神。这种精神,与蜜雪冰城自建工厂、降低吸管成本等举措不谋而合。
在门店布局上,鸣鸣很忙主要聚焦于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9921家门店中有58%位于县城与乡镇,门店网络已覆盖1224个县,县城覆盖率高达约66%。这一布局策略,与蜜雪冰城和古茗的下沉市场策略如出一辙。
鸣鸣很忙的成功,离不开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市场向下沉市场的加速渗透。过去五年中,下沉市场GMV年复合增长率高出线上市场2.5个百分点。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同样有着对各种各样零食的强烈诉求。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鸣鸣很忙在组货上力求品类丰富、口味多样。2024年底,其在库SKU数量达到3380个,其中约25%为定制化产品。在产品包装规格上,超4成产品采用散装称重的形式,单店SKU数量一般不少于1800款,是同等规模商超的2倍。同时,公司还坚持每月上新百款产品,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在品牌建设方面,鸣鸣很忙同样不遗余力。今年2月,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共同发布了以“M”为核心元素的双品牌IP形象“小忙”牛仔与“小鸣”超人,并推出了主题曲。这一举措,不禁让人联想到蜜雪冰城的雪王IP及其传唱的歌曲《蜜雪冰城甜蜜蜜》。
尽管走的是平价路线,但鸣鸣很忙的毛利率仍远低于蜜雪冰城等传统品牌。因此,在门店规模、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比拼尤为激烈。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加盟商信任度,鸣鸣很忙加大了营销投入,邀请了周杰伦代言。同时,公司还基于门店网络300公里范围内布局了36个仓库,实现24小时内及时向门店配送,使得存货周转天数仅为11.6天。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鸣鸣很忙并未止步于现有的成就。为了保持盈利并让加盟商赚到钱,公司正在探索新的发展方向。2月,鸣鸣很忙首次推出“省钱超市”模式,在零食之外新增百货日化、文具潮玩、烘焙、鸡蛋等多元化产品,并推出自有品牌。这一举措,标志着鸣鸣很忙正逐步向综合超市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