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蚂蚁28亿收购耀才证券,布局金融版图究竟有何深意?

   时间:2025-05-01 12:07:4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蚂蚁集团近期在香港金融市场掀起了一场波澜,其通过全资子公司对老牌券商耀才证券发起了要约收购,此举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4月25日,耀才证券发布公告,披露了蚂蚁集团以每股3.28港元的价格,总价28.14亿港元,意图收购其50.55%的股权。这一价格相较于耀才证券停牌前的收盘价溢价7.5%,更是较其2025年中期财报披露的每股净资产溢价高达365%。若交易成功,耀才证券的实际控制人叶茂林将不再持有股份,耀才证券也将成为蚂蚁集团旗下的控股子公司。

在公告发布后的两个交易日,耀才证券的股价大幅上涨,分别飙升81.97%和31.53%。尽管在4月30日股价有所回落,下跌6.03%,但市值已跃升至116.43亿港元,而在本轮上涨前,其市值仅为50多亿港元。这一波动不仅影响了耀才证券自身,也波及了香港其他券商,如“腾讯系”参股的富途控股在消息传出后,美股交易时段股价下跌6.43%。

蚂蚁集团对证券牌照的追求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蚂蚁集团就曾尝试入股德邦证券,但未能成功。2024年2月,蚂蚁集团又被曝出高价竞购瑞信证券中华区业务,同样未能如愿。此次收购耀才证券,或可视为蚂蚁集团在证券业务布局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耀才证券是一家有着近30年历史的老牌券商,由叶茂林于1995年创立,并于2010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作为一家以证券经纪和孖展融资为主营业务的中小券商,耀才证券在市场份额上并不突出。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耀才证券在香港券商中排名第30,月成交总额为80.30亿港元,仅占大市成交比的0.28%。同时,其客户总数虽接近58万户,但与富途证券等互联网券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然而,耀才证券仍保持着稳定的客户增长和盈利能力。从2020年至2024年9月,其客户账户数从33.7万个增长至57.1万个,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同期,客户资产也从419亿港元增长至595亿港元,CAGR达8%。在港股市场低迷的背景下,耀才证券的ROE始终保持在20%以上。2024年度,其未经审核综合税后纯利为6.13亿港元,同比增长10%。

尽管耀才证券在数字化方面有所尝试,但用户评价普遍不佳。多位用户表示,其交易平台界面风格过时,操作不便。德林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宁迪指出,耀才证券的客户群体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主要通过电话或门店下单,缺乏互联网基因。这与蚂蚁集团的客户群体格格不入,蚂蚁集团更看重的是耀才证券所持有的金融服务牌照。

耀才证券拥有1、2、4、5、7、9号金融服务牌照,可以从事包括期货合约交易、就期货合约提供意见在内的多项金融服务。蚂蚁集团通过收购耀才证券,可以迅速补全其在香港市场的金融服务牌照,为其未来的国际化战略奠定基础。

对于蚂蚁集团而言,收购耀才证券后的战略方向尚不明朗。有猜测认为,蚂蚁集团可能会利用耀才证券的牌照优势,推出跨境开户和财富管理业务,但这一猜测目前尚无法证实。同时,也有分析认为,蚂蚁集团可能会利用海外版支付宝的优势,结合耀才证券的牌照,打造国际版的余额宝,推出货币基金产品。这一猜测如果成真,将有望为蚂蚁集团带来巨额的沉淀资金。

对于耀才证券而言,被蚂蚁集团收购无疑将带来重大变革。提升其数字化水平、争夺年轻市场将成为耀才证券未来的重要任务。然而,在香港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耀才证券能否在蚂蚁集团的助力下脱颖而出,仍是一个未知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