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海世博会15周年:一段闪闪发光的记忆,你我有幸见证

   时间:2025-05-01 14:06:5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2025大阪世博会的热烈展开,全球再次聚焦于这一盛大的国际展览活动。而在遥远的东方,上海世博会的记忆被悄然唤醒,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这个曾经陪伴无数人的蓝色小精灵,如今在网络上焕发了新的生机,与大阪世博会的吉祥物Myaku-Myaku(日文名:ミャクミャク)形成了有趣的梦幻联动。

今年的5月1日,不仅是上海世博会开幕15周年的纪念日,更是这座城市荣耀与变迁的见证。2010年,上海首次举办了综合性世界博览会,这也是发展中国家首次承办的注册类世博会。在那184天的盛会上,共有7308万人次的中外游客涌入,见证了来自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精彩展示。

那些日子,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响彻云霄,激励着每一个人。而今天,我们再次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瞬间,聆听那些亲历者的动人故事。

张金柳女士,一位74岁的老人,是世博动迁居民的代表。她曾居住的白莲泾地区,是世博会展馆建设的重要区域。回忆起动迁前的日子,张女士感慨万千:“没有厕所,没有洗澡间,生活极为不便。”而世博会的到来,成为了她改变命运的契机。当听到上海申博成功的消息时,她激动得跳了起来:“我终于要有厕所了!”随后的大动迁,让她和家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实现了从棚户区到现代社区的跨越。

赵一凡,曾经的世博会志愿者,亲切地被称为“小白菜”。这个称呼,已经成为了上海志愿服务的代名词。2010年夏天,刚结束高考的她满怀激情地报名成为志愿者,在浦西片区L3渡口服务了两个月。虽然肤色晒得黝黑,但她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每天的工作虽然单调辛苦,但我是世博的一部分,这种感觉无比奇妙。”

薛慧卿,一位资深记者,她在世博园区内工作了170多天,见证了无数历史瞬间。她手中的纪念册,盖满了各个世博馆的印章,成为她最珍贵的宝物。她认为,世博会不仅是一个展示的平台,更是一个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世博会让我们认识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

如今,“一轴四馆”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13号线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动脉,越江隧道打通了浦东浦西的便捷通道。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段闪闪发光的记忆,更是这座城市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市民留下了坚实的底气。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