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轮胎匠人”罗建刚:匠心研发,让“成都造”轮胎驰骋全球

   时间:2025-05-01 22:58:2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罗建刚,一位在轮胎研发领域深耕34载的专家,自1991年从四川轻化工学院毕业后,便与四川海大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结缘,开启了他与轮胎不解的情缘。

初入职场,罗建刚在公司传统下,得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这位前辈不仅向他传授轮胎的基础知识,还亲自带领他穿梭于各个生产线实习,让他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罗建刚对轮胎的热情与日俱增,白天他全身心投入到轮胎生产的每一道工序中,夜晚则埋头于专业书籍的海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这种夜以继日的努力,让他很快脱颖而出。

一年后,罗建刚被公司选派到华南理工大学橡胶工艺培训班深造,专攻轮胎设计与研发。在那里,他对轮胎的热爱更加深厚,认为世界上没有一种“完美轮胎”能适应所有环境,轮胎的硬度、可塑性、耐磨性如同一个“不可能三角”,彼此制约。他坦言:“轮胎的研发就像在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又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需要我们根据客户需要,不断在特性上进行取舍和验证。”

培训归来后,罗建刚的理论功底和设计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并迅速投入到一款新轮胎的研发中。当他看到自己参与研发的首条轮胎从生产线缓缓走出,安装到轿车上,奔驰在马路上时,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

罗建刚的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始终精益求精,不断突破自我。一次国际展会上,欧洲客户提出希望采购一批适合欧洲道路的轮胎,并要求当天报价。当时,海大公司还未进入欧洲市场,罗建刚和团队迅速行动,调取符合欧洲使用条件的轮胎成本,同时设计初步方案,估算新模具、新材料等成本,最终在当天下午就给出了报价,成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然而,研发适销对路的新轮胎并非易事。欧洲高速不限速,部分汽车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对轮胎的抓地力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罗建刚和团队每天查阅资料、座谈研讨、开展实验,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余时间都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们不断寻找新材料、优化轮胎结构,最终成功研发出一款满足客户需求的新轮胎,该款轮胎当年就成功销售100万余条,后续几年累计销量更是达到了300万条以上。

在海大公司工作的数十年里,罗建刚不仅设计研发了数百款不同型号的轮胎,还从设计员一步步成长为研发部部长,打造出面向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轮胎产品,并四次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成为技术骨干后,他也像自己的师傅一样,开始培养新一辈的研发人员。

罗建刚为徒弟们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涵盖理论知识学习和轮胎设计流程等内容。他鼓励学生们在实践中发挥创造力,亲自参与新轮胎的研发过程,并从旁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可取之处和错误之处。在他的用心培养下,一代代新的研发人才成长起来,共同研发出适应不同使用环境、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产品。

罗建刚表示:“市场永远在变,客户对轮胎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但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技术挑战,我都从未向困难低头。只要我们面对困难不放弃,不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就能不断提升我们的能力和轮胎的性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