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的增长迷雾依旧笼罩,多家企业在探索中前行,试图在深度调整的市场环境中找到破局之道。近期,沪上阿姨和绿茶集团成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沪上阿姨更是进入招股阶段,计划于5月8日正式挂牌上市。这一系列动作预示着,继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之后,2025年餐饮行业或将迎来第四家上市企业。
然而,回顾过去半年的餐饮IPO热潮,尽管沪上阿姨和绿茶集团备受瞩目,老乡鸡、遇见小面等品牌也在排队冲刺资本市场,但已上市餐企的2024年年报却透露出不少隐忧。据红餐网统计,20家上市餐企中,超过半数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其中6家企业跌幅更是超过100%,直接从盈利转为亏损。
在这些企业中,奈雪的茶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其财报显示,2024年净利润从2023年的盈利0.21亿元骤降至亏损9.19亿元,创下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纪录。同样,呷哺呷哺也深陷亏损泥潭,2024年度收入47.55亿元,亏损总额达到4.01亿元。味千(中国)、海伦司、上海小南国、唐宫中国等上市餐企同样未能幸免,纷纷陷入亏损状态。
面对业绩下滑,餐企们普遍将原因归结为需求收缩和供给过剩。消费者更加谨慎的消费态度导致市场需求减少,而行业内新入局者不断涌现,价格战愈演愈烈,使得餐企们的经营环境更加严峻。为了应对这一困境,不少餐企选择了降价策略,试图通过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
以呷哺呷哺为例,去年5月宣布对菜单进行调整,将门店套餐价格大部分下调至50元价格带,整体降幅约10%。然而,尽管降价后短期内营业额、利润和客流量均有所增长,但全年同店销售额却下降了23.3%。同样,呷哺呷哺旗下的凑凑也面临着翻台率下降、同店销售额下滑的困局。
九毛九旗下的怂火锅也推出了类似的降价活动,但同样未能带来明显的效益提升。财报数据显示,其翻台率大幅下降,同店销售额也出现了显著下滑。新茶饮行业作为价格战的“重灾区”,同样未能幸免。奈雪的茶直营门店营收减少,一线城市直营门店平均单店日销售额降幅达30%;古茗的单店日均出杯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业绩压力之下,不少餐企开始调整开店策略,放缓新店拓展节奏,甚至关停经营业绩欠佳的门店。九毛九在财报中表示,2024年开店速度相比往年有所降低,通过更谨慎的开店策略、果断关闭经营不佳的餐厅,将资源更聚焦于核心优质餐厅。呷哺呷哺也进行了相似的调整,关停了旗下高端烤肉品牌“趁烧”,并对呷哺呷哺和凑凑进行了结构性调整。
茶饮赛道同样在深度调整中。古茗2024年新开门店数较2023年大幅减少,闭店量也大幅增加;茶百道门店数增幅明显下滑;奈雪的茶去年净新增门店数量也较2023年大幅减少。或因单店业绩表现不理想,新加盟商也变得愈发谨慎,不敢轻易涉足开店。古茗和茶百道均有大量加盟商终止加盟关系。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餐饮行业继续高歌猛进或许会带来更高的风险。因此,不少餐企选择了克制和关店,以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这一策略不仅是对企业自身的负责,也是对加盟商的负责。在深度调整的市场环境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或许才是餐饮行业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