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SKP易主背后:高端消费王牌的资本迷思

   时间:2025-05-08 10:18:1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北京高端零售地标SKP股权变动,博裕基金成新股东

京城高端购物场所SKP的归属权近日发生了重大变化。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信息显示,博裕五期美元基金(博裕基金)已计划通过其关联公司,收购北京SKP的部分股权。尽管交易的具体金额尚未公开,但此次股权变动无疑将对京城高端零售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交易之前,北京SKP的股权由北京华联和Radi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分别持有40%和60%。交易完成后,博裕基金的关联方将通过财务投资方式,间接获得北京SKP约42%至45%的股权。根据早前的报道,双方已就管理和运营业务接近达成协议,整体估值介于40亿至50亿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约290亿至364亿元。

尽管2024年北京SKP的营收有所下滑,叠加全球奢侈市场的遇冷背景,这一交易仍引起了广泛关注。市场有观点认为,华联集团此举意在“甩包袱”。然而,资本市场却给出了不同反应,华联股份在交易消息传出后股价跌停,下跌9.82%,显示出投资者对此次交易的担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北京SKP独立于华联股份,但同属北京华联集团旗下。

北京SKP的前身是新光天地,于2007年在北京朝阳区大望路开业,是台湾新光三越进军大陆高端零售市场的重要布局。凭借新光在奢侈圈的人脉,新光天地开业之初就成功吸引了GUCCI、FENDI等700多个奢侈品牌入驻,成为京城奢侈品购物的首选之地。2012年,华联与新光三越因管理层矛盾分手,新光三越退出,2014年新光天地更名为华联SKP。

华联集团董事长吉小安对传统购物中心的“收租模式”持保留态度,因此将SKP重新定位为兼具直营采购的精品百货公司。这一变革为SKP带来了显著的成功,自2011年起,北京SKP连续十年蝉联全国单体商场业绩第一,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店王”。2023年,北京SKP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265亿元。

SKP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定位,更在于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尽管SKP宣传买手制,但大部分收入仍来自租金和销售额扣点。北京SKP的租金水平在中国商业地产中首屈一指,一楼沿街店铺的租金甚至可以达到每天每平方米200元以上。SKP还通过自营买手店SKP SELECT引入小众设计师品牌,并打造艺术展览和新奇特的体验中心,吸引年轻消费者。

然而,近年来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几年,SKP以激进姿态进入新一线、二三线城市,但多数项目至今仍未开业。随着高端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集体收缩,SKP的重奢时尚定位和重资产运营模式面临挑战。因此,北京华联集团选择此时抛售SKP股权,或许是为了套现离场、反哺主业。

与此同时,博裕基金收购SKP股权的逻辑可能在于补齐其“高端消费生态矩阵”。博裕资本已投资小红书、跨境快时尚SHEIN等多个消费产业链关键环节。若能成功收购SKP,博裕资本将实现从线上社交电商到高端实体零售的全链路布局。

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奢侈零售市场正朝着服务更极致、更本地化的方向发展。南京德基广场等以“本地生活方式”著称的高端商场正成为新的奢侈顶流。这些商场通过提供24小时营业、网红厕所和超越购物范围的会员体系服务,吸引了大量高端消费者。因此,SKP能否及时调整策略,继续保持在高端零售市场的领先地位,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