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的激烈角逐中,一场围绕智能体(Agent)技术的竞赛正悄然展开。近期,多家科技巨头纷纷推出自家的智能体产品,试图在这一新兴领域站稳脚跟。这一波热潮的源头,可追溯至Manus智能体的发布,其强大的功能和创新能力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据悉,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厂均在内部组建了针对Manus的对标团队,加速研发自家的智能体产品。其中,字节跳动以“扣子空间”为名,通过裂变式邀请码策略迅速在职场圈内铺开;阿里巴巴则推出了“心流”,主打深度研究报告功能,耗时长且资源消耗大,但生成内容颇具深度;百度则选择了移动端作为突破口,其“心响”智能体侧重于医疗、法律等垂直场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贴近生活的智能服务。
然而,尽管大厂们纷纷亮剑,但一个尴尬的现实不容忽视:所有产品均未能突破现有智能体的能力边界。从无人问津的Agent平台到如今勉强及格的答卷,智能体技术已经跨越了通用Agent的1.0阶段,迈入了自主Agent的2.0时代。尽管如此,当前市面上的智能体产品仍主要承担基础、低难度的任务,如资料收集、信息分析、基础操作等。
在这场智能体流量入口的争夺战中,更多玩家开始崭露头角。联想集团近期发布了面向个人用户的“天禧”智能体和面向企业的“乐享”智能体,其中“天禧”智能体以自主操作和记忆交互为卖点,能够根据用户偏好和习惯提供个性化推荐,并在联想旗下多款产品中搭载。
大厂们的倾尽全力,使得智能体之战愈发激烈。字节跳动的“扣子空间”、阿里巴巴的“心流”、百度的“心响”,以及联想的“天禧”和“乐享”,各自拥有不同的产品思路和定位。扣子空间更像是一位工作助手,擅长生成行业报告和用户调研分析;心流则更侧重于深度研究,虽然耗时长、资源消耗大,但生成内容颇具深度;心响则主打医疗、法律等垂直场景,试图通过专业领域的优势吸引用户;而天禧则凭借联想的硬件优势,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智能服务。
在产品测评方面,各大厂的智能体产品均表现出一定的基础能力,但仍存在提升空间。扣子空间在多模态能力方面表现突出,但在报告内容深度上仍有待优化;心流虽然能够生成深度内容,但对象选取准度和算力消耗问题仍需解决;心响在医疗、法律等领域的准确度较高,但在其他业务上仍需加强;而天禧则凭借联想的硬件优势,在自主操作和个性化推荐方面表现出色。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厂们拥有生态和算力的优势,但在复刻Manus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Manus的核心能力在于模型能力的溢出,以及将技术转化为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这一标准对于大厂们来说同样适用,但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水平,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智能体赛道的参与者远不止大厂和创业公司。凭借硬件优势,拥有智能手机和电脑的公司也开始盯上智能体的前景。联想的加入无疑为这一赛道增添了新的变数。
在商业化方面,大厂们目前仍以免费策略为主导,试图通过免费服务吸引用户。而创业公司则更早地启动了商业化进程,通过付费用户积累收入。然而,随着大厂们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免费策略的持续推进,创业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
在这场智能体技术的竞赛中,大厂和创业公司正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大厂们凭借生态和算力的优势,试图通过免费策略抢占市场;而创业公司则更早地启动了商业化进程,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提升竞争力。尽管当前市面上的智能体产品仍存在诸多不足,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智能体技术有望成为未来科技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