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的初夏,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在江苏省昆山市华东生态农庄温情上演,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屯煤矿老矿友。这场聚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重逢,更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
故事还得追溯到1971年的夏天,上海大屯煤矿工程指挥部在苏州地区的八个县招募了一千余名矿工,他们怀揣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成为了上海第一代煤矿工人。四十多年后,为了纪念那段共同的奋斗时光,昆山的矿友们发起了一场盛大的聚会。
筹备工作自2016年年初便紧锣密鼓地展开,由昆山当地的矿友牵头,成立了筹备组,并精心策划了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筹备组的负责人易若望,特意邀请了一位老矿友撰写了通讯录的前言,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怀念和对矿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这份通讯录,成为了聚会的重要纪念品,人手一份。
6月10日,随着晨光初现,来自上海、苏州、无锡等地的矿友们陆续抵达昆山。他们中,有的已白发苍苍,有的仍精神矍铄,但共同的是,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对这次聚会的期待与激动。华东生态农庄的大门口,早已是人头攒动,易若望、李健等东道主热情地迎接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午餐后,四百多人拍摄了集体合影,镜头定格了这一刻的温馨与感动。随后,大家开始在农庄内自由活动,有的参观浏览,有的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畅谈往昔。谭新祥和许建洲两位老朋友更是找到了昔日的同事,回忆起在矿上共事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
文艺表演环节,更是将聚会的氛围推向了高潮。一位老矿友深情地朗诵了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既表达了对流逝岁月的追忆,又抒发了对矿友间深厚情谊的珍惜。原矿文艺宣传队的骨干们也纷纷上台,一展才艺,现场掌声雷动。
晚餐时分,四百余名矿友欢聚一堂,觥筹交错间,谈笑风生。他们回忆起在矿上共同奋斗的日子,那些青春洋溢、血气方刚的岁月仿佛就在昨天。而当谈及各自的现状时,大家更是感慨万千,岁月不饶人,但矿友间的情谊却历久弥新。
就餐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原矿机电科的赵兄特意来到一位老同事的桌前敬酒,感谢他当年公正无私地制止了一起误会,让他免受不白之冤。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赵兄仍然铭记在心,这份感恩之情也让在场的矿友们深受感动。
第二天上午,矿友们前往昆山大唐生态园游览。这里风光秀丽,布局大气,颇有江南园林的韵味。大家漫步在园中的小径上,欣赏着周围的景色,但更多的,是在享受着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他们不时停下脚步,与老友交谈,分享着各自的生活点滴。
午餐后,聚会接近尾声。女士们已泪光闪烁,男同胞们也紧紧握手,依依惜别。这份矿友情谊,早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他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虽然聚会已经结束,但矿友们的心却紧紧相连。他们约定,等到大屯煤矿开发建设50周年的时候,再相聚,共续这份难忘的矿友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