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无数江西人味蕾记忆的煌上煌,近期公布的业绩报告却透露出阵阵寒意。这家曾以酱卤肉制品风靡一时的企业,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销售困境。
据煌上煌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4.4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3%。而回顾2024年全年业绩,更是令人揪心:全年营业收入约为17.39亿元,同比下滑9.44%;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幅缩水至0.4亿元,同比暴跌42.86%,这一数字尚不足2020年历史峰值2.82亿元的两成。
从产品销量来看,2024年煌上煌的酱卤肉制品和米制品销量均出现大幅下滑,分别比2023年少卖了2509吨和5475吨。这一数据无疑给煌上煌的市场表现敲响了警钟。
在卤味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煌上煌的掉队趋势愈发明显。同为卤味巨头的绝味食品和周黑鸭,尽管同样面临鸭货销售难题,但业绩表现却相对稳健。绝味食品2025年一季度营收约15.01亿元,归母净利润1.2亿元;周黑鸭2024年全年营收则约为24.51亿元,净利润约0.98亿元。相比之下,煌上煌的业绩显得尤为惨淡。
作为卤味行业的先行者,煌上煌早在2012年便登陆深交所,成为A股酱卤第一股。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煌上煌的发展步伐逐渐放缓。缺乏新的增长点、加盟商管理难题频现,使得这家老牌企业陷入了困境。
为了扭转颓势,煌上煌曾试图通过大规模扩张来寻求突破。2020年,公司提出了“千城万店”战略布局,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开设1万家以上连锁专卖店。然而,这一激进策略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因加盟管理不善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部分加盟商为了降低成本,不惜篡改保质期、销售过期产品,严重损害了煌上煌的品牌形象。
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让煌上煌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不仅如此,随着原材料成本的波动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煌上煌的盈利能力也受到了严重挑战。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公司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促销和品牌推广,但效果却微乎其微。
在渠道拓展方面,煌上煌虽然已覆盖全国多个省份,但在外省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消费者对于煌上煌品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仍有待提高。与此同时,公司多元化转型的尝试也未能取得显著成效。无论是粽子业务还是猪蹄网红小吃品牌“独椒戏”,都未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更为严峻的是,消费者对于高价鸭货的抵制情绪日益高涨。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抱怨煌上煌的鸭货价格昂贵,性价比低。这一趋势不仅影响了煌上煌的销量,也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经营压力。
面对重重困境,煌上煌似乎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如何重塑品牌形象?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然而,在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今天,煌上煌能否成功突围,仍然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