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的尾声,国内屏幕制造巨头惠科宣布跨界进军笔记本电脑领域,推出了其首款全面屏AI轻薄笔记本——惊鸿14 AI。这一举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毕竟在国内PC市场,联想、华硕、华为、苹果等品牌已经根深蒂固,竞争异常激烈。
惠科虽然在屏幕领域有着不俗的销量,拥有自己的面板工厂,并长期为小米、海信、TCL、海尔等大品牌代工显示器或电视产品,甚至涉足过一体机和台式机市场,但在品牌影响力上仍有所欠缺。面对PC行业的巨头们,惠科想要分一杯羹,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惠科还是毅然决然地迈出了这一步。这不禁让人好奇,是屏幕业务不好做了,还是笔记本电脑市场更有利可图?事实上,从惠科在屏幕领域的表现来看,其日子并不算难过。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地区电竞显示器线上市场销量大增49%,惠科以19%的份额位居榜首。同时,在全球液晶TV面板市场,惠科尽管受到材料供应问题的影响,但出货量依然达到了920万片,稳居全球八大面板厂商之列。再加上面板价格的上涨,惠科的发展态势良好。
尽管如此,惠科还是选择了进入PC市场。或许,惠科看到了PC市场的一些新机遇。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虽然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PC出货量同比下降了4%,但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依然庞大,远超台式机和一体机。
美系PC厂商在国内市场份额的消退,以及机械革命等品牌的崛起,也为其他品牌提供了机会。机械革命虽然起初背靠清华同方,但真正吸引消费者的是其产品的硬件配置和价格。惠科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认为通过合理的产品配置和价格策略,有望在PC市场站稳脚跟。
然而,惠科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PC行业虽然入门门槛低,但想要做大做强却并不容易。产品配置是第一道难关,而售后服务体系的完善也是新势力品牌必须跨越的障碍。惠科推出的惊鸿14 AI在硬件配置上并不占优势,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显不足,如搭载的酷睿Ultra 5 125H处理器在同价位产品中性能较差。
惊鸿14 AI还面临着来自其他品牌的竞争压力。如雷神aibook 14 Air等产品在硬件配置和价格上都具有竞争力,而联想、华为等品牌则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惠科想要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必须打造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
更为关键的是,新势力品牌在售后服务体系上的不足往往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惠科如果想要在PC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在售后服务体系上下功夫,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总的来说,惠科跨界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并非没有机会。通过合理的产品配置和价格策略、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以及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惠科有望在PC市场开辟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