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娃哈哈变局:宗馥莉改革下的品牌命运何去何从?

   时间:2025-05-15 23:07:5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娃哈哈这一国内饮料巨头频繁陷入舆论风波,这距离其创始人宗庆后离世不过短短一年有余。在这段时间里,娃哈哈不仅遭遇了产品质量争议,还面临员工维权、内部管理动荡以及品牌战略失误等一系列危机,与宗庆后时代的辉煌形象相比,如今的娃哈哈显得风雨飘摇,令人感慨万分。

在这些风波背后,隐藏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与冲突。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一位“海归”企业家,自接班以来便对父亲留下的产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甚至在某些方面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变。这一过程中,她遭遇了来自各方的强烈反弹,也凸显了在中国市场及文化土壤中,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之间双向适应的复杂性。

商标转让事件成为这场风波的关键节点。娃哈哈正计划将“娃哈哈”系列共387件商标从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然而,这一过程尚处于登记备案阶段,充满了不确定性,背后更是牵涉到复杂的利益分配问题。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新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涉停工工厂的背后,出现了两位关键人物:杜建英和宗继昌。杜建英是娃哈哈的元老级人物,自1991年加入公司以来,一直是宗庆后的得力助手,虽然2019年卸任董事职务,但仍留在董事名单中。而宗继昌则与宗庆后同宗,自2022年起出现在娃哈哈子公司董事名单中,与杜建英共同担任多家公司的董事。他们与宗庆后关系深厚,但在宗馥莉的改革面前,却产生了重大的意见分歧,这无疑加剧了娃哈哈内部的复杂性。

回顾宗庆后时代的娃哈哈,其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宗庆后注重人情味,将员工视为家人,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赢得了员工的忠诚与归属感。同时,他通过“联销体”模式与经销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销售网络,这也是娃哈哈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宗庆后简朴、仁爱、厚道以及家国情怀等高尚品格,不仅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也让娃哈哈在市场上获得了额外的情感加分。

然而,宗馥莉却对这些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持有不同的看法。她几乎完全接受了西方教育,对娃哈哈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她推进的“宏胜化”改革,在组织架构和人事方面进行了大幅调整,将核心管理层替换为宏胜的高管,多个部门被合并或裁撤。在渠道改革上,她淘汰了中小经销商,推行“竞标制”筛选大型经销商,并积极与电商渠道合作。在产品线方面,她推出了苏打水、保健品、无糖茶饮料等创新品类,试图推动品牌年轻化。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内部员工对人事调整和劳动合同转签等举措表示不满,经销商也因利益格局的改变而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导致了一些经销商的流失。更为严重的是,宗馥莉在改革过程中,对宗庆后坚持多年的企业价值观和管理文化进行了拒绝和颠覆。这种对原有企业精神的背离,对娃哈哈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消费者之所以对娃哈哈充满厚爱,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宗庆后价值观和品格的认同与尊重。如今,宗馥莉试图改变这种企业价值观和管理风格,无疑会削弱消费者对娃哈哈的好感度。如果宗馥莉的改革最终失败,那将是意料之中的结果;而如果她成功了,或许意味着娃哈哈将失去更多宝贵的东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