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GPU市场竞争激烈,英伟达独占7成,华为昇腾紧追其后!

   时间:2025-05-18 12:35:1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GPU芯片成为了市场上的明星产品,其中英伟达作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一度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市值曾高居榜首,即便如今也依然稳居全球前三,市值达到惊人的3.3万亿美元。据统计,英伟达几乎垄断了全球95%的AI芯片市场,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然而,全球市场与中国市场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英伟达最先进的GPU芯片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即便是中端产品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只有经过大幅削减功能的H20系列得以在中国销售。这一现状为中国本土GPU厂商提供了发展机遇。

近年来,中国涌现出一批致力于GPU芯片研发的本土企业,如华为旗下的昇腾、海光等,以及多家自研专用AI芯片的企业。这些厂商在努力推进国产替代的同时,也试图在英伟达主导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那么,当前中国GPU市场的格局究竟如何呢?近日,IDC发布了一份关于2024年中国GPU市场的报告,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市场的现状。

根据IDC的数据,从销售量的角度来看,英伟达依然是中国GPU市场的领头羊。尽管其在中国销售的H20系列芯片在英伟达产品线中并不出众,但与中国市场上的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依然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

紧随英伟达之后的是华为昇腾,凭借23%的市场份额表现出色。华为在AI芯片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仅引起了美国的警惕,也赢得了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赞誉。这进一步证明了华为在AI芯片领域的实力和潜力。

除了英伟达和华为昇腾之外,其他本土GPU厂商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合计仅占7%左右。在这些厂商中,百度昆仑芯表现最为突出,其次是天数GPU、寒武纪、沐曦、燧原、太初、摩尔线程等。而曾经与英伟达在全球市场上竞争激烈的英特尔和AMD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则相对黯淡,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

这一现状表明,尽管中国本土GPU厂商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英伟达等全球领先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既体现在芯片性能上,也体现在生态构建上。目前,全球85%以上的模型都是基于CUDA训练的,这意味着更换芯片相对容易,但更换生态则更为困难。因此,中国本土GPU厂商在推进国产替代的同时,还需要在生态构建上付出更多努力。

总体来看,中国GPU市场依然处于英伟达的主导之下,但本土厂商正在逐步崛起。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中国本土GPU厂商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