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能音箱四年销量下滑,AI能否成救命稻草?还需更多变革!

   时间:2025-05-20 22:18:4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智能音箱行业持续四年下滑,AI大模型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根据洛图科技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音箱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2024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仅为157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6%,销售额也同比减少了29.4%,达到了42亿元。自2021年以来,智能音箱市场已连续四年出现销量下滑的趋势。

尽管今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销量同比下降幅度缩小至5.6%,成为近三年来降幅最小的季度,但这一回暖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的推动。数据显示,自去年第四季度国家补贴政策上线后,智能音箱的月销量降幅才缩窄至20%以内。然而,洛图科技并不认为国家补贴能够彻底扭转智能音箱行业的下滑趋势,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音箱销量将继续下降至1350万台,同比降幅达14%。

智能音箱市场曾在2021年之前经历过一段黄金发展期,销量持续攀升,2019年销量同比增幅高达125%。然而,好景不长,智能音箱行业迅速陷入低谷,2020年销量增幅骤降至3.3%,随后四年销量持续下滑。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枢,本应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升级意愿不强,市场过早饱和,导致销量持续下滑。

智能音箱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远程控制或语音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上,不同品牌的产品在功能上相差无几,主要区别在于音质。然而,智能音箱在播放音乐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如无法查看和播放特定歌单,部分音乐无法播放等,导致高端智能音箱的音质优势无法充分展现。因此,智能音箱产品的主要价位区间集中在300元以内,消费者缺乏升级动力,产品更新速度缓慢。

在智能音箱市场增长的高峰期,为快速抢占市场,天猫精灵、小米、小度等品牌纷纷推出百元以内的智能音箱,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但也过度消耗了市场潜力。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设备的普及,智能音箱的功能逐渐被取代,消费者无需再使用智能音箱控制家中的电子设备。

尽管全球智能音箱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至2030年间以17.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但中国市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市场调研机构Virtue Market Research的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场规模约为102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15亿美元。然而,在中国市场,智能音箱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头部化趋势愈发明显。

面对市场的持续萎缩,智能音箱行业急需变革。AI大模型的兴起为智能音箱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主流智能音箱厂商纷纷尝试将AI与智能音箱融合,如小米音箱已全量推送基于大模型的小爱同学,百度旗下的小度智能音箱也实现了AI随心问答、陪伴聊天等功能。然而,AI大模型的融入并未改变智能音箱行业的整体局面。

智能音箱行业的本质问题在于生态问题。AI大模型虽然让智能音箱更加聪明,能够更精准地理解用户指令,但却无法丰富智能家居生态。智能音箱的设计过于依赖语音交互,缺乏可视化和信息整合能力。相比之下,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在AI大模型的应用上更具优势。

智能音箱行业若想焕发新生,需要走出传统音箱的框架,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功能。例如,智能音箱可以结合AI大模型,优化外观设计,融入更多语音交流和儿童教辅功能,成为陪伴机器人或儿童教辅设备。同时,智能音箱也可以尝试加入外接键盘和高清大屏,提高可视化和信息整合能力,与平板电脑等设备竞争。

智能音箱行业还需要升级软硬件生态体系,联合更多家电厂商增加接入生态的家电产品,优化AI体验,实现跨端调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应用或功能。只有这样,智能音箱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