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75岁董事长亲自带货,这家合成生物公司靠麦角硫因月销破3000万

   时间:2025-05-21 16:26:2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则关于75岁药企掌舵人亲自上阵推广自家麦角硫因胶囊的新闻,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并带动了其子公司川宁生物股价的大幅上涨,一度攀升了20%。尽管随后麦角硫因概念股在二级市场上逐渐平息,但这款售价高达1499元60粒、被誉为拥有“抗氧神秘力量”的产品,无疑让麦角硫因这一成分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麦角硫因,作为近年来合成生物热潮中的明星单品,其发展历程颇具戏剧性。最初,这种成分只能从灵芝、松茸等珍稀菌菇中提取,价格高达每公斤30万元,堪称“菌菇软黄金”。然而,随着生物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麦角硫因的生产成本急剧下降,如今其原料价格已跌破万元大关。

这一变化,让不少关注合成生物领域的VC投资人和技术专家对麦角硫因的前景产生了疑虑。在他们看来,技术扩散和厂商内卷导致的原料价格暴跌,使得麦角硫因的市场前景变得黯淡。因此,尽管麦角硫因具有出色的抗氧化效果,但多数投资人仍选择持币观望,等待市场热度回升。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三生物却选择了逆流而上。这家由退休家电巨头A.O.史密斯中国区总裁丁威创立的合成生物公司,不仅决定全力投入麦角硫因的原料生产,还大胆进军C端消费市场,推出了包括护肤精华、口服胶囊、洗眼液在内的多款麦角硫因产品。

丁威表示,他和他的团队在品牌营销和渠道建设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转型C端市场非常顺利。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仅三生物的麦角硫因产品就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4年GMV达到了1.2亿元,并在下半年实现了扭亏为盈。2025年,月均GMV更是超过了3000万元,预计全年GMV将冲击5亿元大关。

为了验证麦角硫因的人体功效,仅三生物还进行了研究者发起的人体临床试验(IIT),验证了其在改善肝功能、改善干眼症/视疲劳等方面的明确效果。这一举措,不仅为麦角硫因的C端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持,也彰显了仅三生物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决心和实力。

丁威的创业故事,与许多技术流创业者截然不同。他凭借丰富的商业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带领仅三生物在合成生物领域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丁威看来,如果想做行业领导者,就必须敢于开辟新道路,帮助行业形成热度,而不是等待。

仅三生物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业绩上,更在于其整合营销的能力。丁威表示,他们通过与江南春等商界老友的探访和交流,成功吸引了一波关注。同时,他们还利用个人视频号和私域直播等新型营销手段,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近日,仅三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Pre-A轮融资,由集富亚洲、华医资本、宽氪资本旗下基金共同投资。这笔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推动麦角硫因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以及储备第二增长曲线。

宽氪资本表示,他们非常看好仅三生物团队在麦角硫因的研发、产业化及其普及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果。他们认为,丁威团队将过去经营消费品的成功经验应用到仅三生物上,不仅研发生产出了高质量的麦角硫因产品,还成功将这一成分推向了消费市场,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其抗衰功效。

丁威在谈到创业经验时表示,创业一定要先人后事,先把团队组织起来,再解决资金问题。他认为,自己过去培养的大量人才和在商界积累的人脉资源,为仅三生物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今,仅三生物已经跑通了从0到1的阶段,未来将在1到10的阶段继续发力,努力成为令国人都自豪的合成生物消费品品牌。

在丁威的带领下,仅三生物正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合成生物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商业传奇。未来,随着麦角硫因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仅三生物产品的不断丰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家公司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

同时,仅三生物的成功也为合成生物领域的其他创业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尝试新事物,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