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股票代码:06808)对外公布了其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在过去一年中的营业收入为715.52亿元,与前一年度的725.67亿元相比,出现了1.4%的小幅下滑。
在利润方面,高鑫零售的毛利为172.36亿元,与上一年度的179.58亿元相比,下降了4%,毛利率也由上年的24.7%下滑至24.1%。尽管面临挑战,但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成本控制措施,在销售及营销开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销售及营销开支从上年的181.78亿元减少至152.32亿元,降幅达到了16.2%。
高鑫零售解释称,销售及营销开支的大幅减少主要得益于门店员工结构和模式的优化,以及管理层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努力。负现金流量门店的减值损失也减少了11.48亿元,进一步促进了费用的节约。这些节约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毛利下降的影响。
在行政费用方面,高鑫零售同样实现了有效控制。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年度,行政费用为17.09亿元,与上年同期的22.51亿元相比,减少了5.42亿元,减幅高达24.1%。这一减少主要归因于商誉减值的减少以及管理层对总部组织的优化,使得人事开支大幅缩减。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高鑫零售在运营利润和年内利润方面均实现了扭亏为盈。运营利润由上年的亏损10亿元转为盈利14.25亿元,年内利润也由上年的亏损16.68亿元转为盈利3.86亿元。
在股权结构方面,高鑫零售近期也经历了重大变动。2025年初,德弘资本从阿里巴巴手中接手了高鑫零售78.7%的股份,成为其新的控股股东。德弘资本为此向阿里巴巴支付了69亿港元,并承诺在协议第二次付款日期以现金支付剩余的34.53亿港元及每股最高的利息0.2港元。
回顾阿里巴巴与高鑫零售的合作历程,早在2017年11月,阿里巴巴就斥资约224亿港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随后在2020年10月,阿里巴巴再次增持高鑫零售,总对价达到36.07亿美元(约279.57亿港元),持股比例也上升至70.94%。然而,随着此次交易的完成,阿里巴巴最终选择退出高鑫零售,其在该笔投资上的浮亏接近400亿港元。
随着股权结构的变更,高鑫零售的董事局主席也进行了更替。原董事局主席黄明端离职,由德弘资本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华裕能接任。华裕能具有丰富的投资和管理经验,曾在KKR Asia Limited担任合伙人,主管大中华地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