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鲜为人知的角落,传音控股的掌舵人竺兆江正经历一场财富的剧烈波动。在胡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他的名字赫然在列,以155亿元的财富位居第1796位。然而,与四年前的辉煌时刻相比,他的身家已缩水105亿元,从巅峰的260亿元跌落。
传音控股,这个在国内默默无闻的手机品牌,在非洲却拥有极高的知名度。而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创始人竺兆江的敏锐洞察和不懈努力。1996年,竺兆江以波导基层业务员的身份开启职业生涯,凭借出色的销售才能和敏锐的市场嗅觉,他迅速崭露头角,成为波导海外市场的开拓者。
2006年,竺兆江因提议开拓非洲市场未获支持,毅然决定离开波导,创立传音控股。他带领团队深入非洲,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一系列本土化的技术创新和精准的营销策略,成功打开了非洲市场的大门,传音也因此被誉为“非洲手机之王”。
然而,如今的传音控股却陷入了业绩与资本的双重困境。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显著放缓,进入2025年,这两项核心指标更是出现了负增长,毛利率也持续下滑。尽管传音在全球及非洲市场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在非洲的市场份额和毛利率正受到小米、OPPO等品牌的猛烈冲击。
竺兆江的财富缩水,也反映了传音控股在市场上的挣扎。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他的排名一落千丈。不过,即便是在财富缩水的情况下,竺兆江的财富仍足以让他在消费电子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他与小米创始人雷军的财富差距悬殊,但与OPPO的陈明永、vivo的沈炜等大佬相比,却并不逊色,甚至超越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财富。
竺兆江的财富密码,在于他一手缔造的传音控股。这家在国内低调的企业,在非洲市场却书写着传奇。传音控股的控股股东为深圳市传音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竺兆江。他通过持股传音投资,间接持有传音控股的股份,从而坐拥百亿财富。他还通过公司分红收获了不菲的收益。
然而,竺兆江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在创业初期,他带领团队深入非洲各地,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产品创新满足他们的痛点。例如,针对非洲人肤色较深的问题,传音推出了黑人照相美颜功能;针对非洲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不稳定的问题,传音推出了多款具备超长待机功能的手机产品。这些创新让传音迅速赢得了非洲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传音在非洲市场的领先地位正受到挑战。小米、华为、vivo、OPPO等国内手机巨头纷纷加码非洲市场,传音的市场份额和毛利率因此受到冲击。为了应对挑战,传音试图通过多元化战略寻求突破,开展数码配件、家用电器等扩品类业务以及提供移动互联网产品及服务。然而,这些新业务目前仍无法与手机业务相提并论。
在资本市场上,传音控股也遭受了“冷遇”。股价年内下跌超两成,较历史高点更是惨遭“腰斩”。这反映了投资者对传音未来发展的担忧和不确定性。
面对困境,竺兆江和传音控股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创新点。他们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捍卫“非洲手机之王”的荣誉,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仍不容忽视。他们将继续深耕非洲市场,同时积极拓展其他新兴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竺兆江的创业历程和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的传奇故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启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文化,通过本土化的创新和精准的营销策略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