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蚂蚁集团加持,「中海储能」超亿元融资加速长时储能技术革新

   时间:2025-05-23 15:44:3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海储能”)近期宣布成功募集超亿元Pre-A++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衔,君恒投资和北京昌平中小企业成长投资基金跟投。这笔资金将助力中海储能深化技术研发与扩大产能。此前,红杉中国、源码资本、清流资本和经纬中国等投资机构已对中海储能进行了投资。

成立于2020年的中海储能,专注于规模化长时储能领域,特别是铁铬液流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其自主研发的铁铬液流电池技术有效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面临的消纳难题。该公司的产品已被列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录,并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称号。

近期,中海储能宣布中标惠阳区50MW/300MWh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项目总投资接近十亿元。目前,中海储能以北京总部为核心,已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年产能达到1GWh,并计划在多地建设产业基地。

中海储能的惠阳区储能电站项目将成为其技术实力的又一展示平台。在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风力和光伏发电规模不断扩大,但其间歇性特征对电网稳定性构成挑战。因此,长时储能电站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液流电池因其特殊构造和工作原理被视为理想的储能技术之一。

铁铬液流电池在安全性、环保性、循环寿命和能量转换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析氢、活性低和成本高等问题一度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中海储能CEO王屾介绍,公司通过多年研发,结合新材料、新工艺及结构的耦合应用,成功突破了这些技术瓶颈。

例如,传统碳基电极在电解液流动过程中易产生湍流和环流,导致大量析氢。中海储能自主开发了碳布电极,将电极厚度从几毫米缩减至不到一毫米,并设计了带流道的双极板,有效控制电解液的流速、流量、方向和流动轨迹,提高了反应效率并抑制了析氢。

中海储能的研发团队汇集了电化学、控制、电器等领域的顶尖人才,并开发了液流电池领域的垂类大模型。王屾表示,从市场化角度看,中海储能已突破行业技术瓶颈,未来的研发重点将是持续降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

在储能产品成本核算方面,初期投资成本和全生命周期的运营维护费用是两个重要维度。磷酸铁锂电池在初装成本上具有优势,但长期使用过程中容量衰减导致运营成本和全生命周期成本上升。相比之下,液流电池虽然初装成本略高,但主设备寿命长达20-30年,无需更换,运营维护成本低,且随着储能时长增加,成本优势愈发显著。

王屾认为,磷酸铁锂电池更适合工商业储能,而液流电池则更适合电源侧和电网侧的储能电站。这些电站寿命起步为20年,在测算全生命周期成本时,液流电池的长时储能、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优势将凸显。中海储能从一开始就瞄准了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这两个场景。

随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取消“强制配储政策”,储能行业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王屾表示,这一政策调整将推动储能行业从“强制配储”向“按需配置”转变,真正步入经济闭环。中海储能预计,从2025年开始,将正式进入全面产业化阶段,承接更多电网侧和用户侧大项目,签约金额有望达数十亿级。

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交付需求,中海储能从产品批量化的精度控制和上游供货商配套能力两方面着手。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参与了中海储能的产品设计和新材料开发,定制了一套全数字化的智能工厂,确保产品装配精度和一致性。同时,中海储能要求每个主要材料至少保证3-5家合格供方,并严格把控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中海储能将加快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等产业基地的建设,预计今年内完成一期建设,实现整体2GWh以上的产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