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iPhone外观设计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歇。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自iPhone 12系列问世以来,苹果的旗舰手机在外形上几乎保持了五年的高度一致性。尽管期间有过一些微调,比如iPhone 14系列将标志性的刘海屏换成了灵动岛设计,以及每年推出新配色,但整体而言,iPhone的外观变化并不大。
回溯过去,苹果在手机设计领域一直是引领潮流的先锋。从2007年初代iPhone的大直板、全触控设计,到2010年iPhone 4的双面玻璃加金属中框带来的高端质感,再到2014年iPhone 6开启的大屏时代,以及2017年iPhone X的全面屏设计,苹果的设计语言经历了多次重大革新。然而,自iPhone X发布以来,苹果的设计似乎陷入了某种惯性,尽管性能和摄像头技术不断提升,但外观上的变化却显得微不足道。
这种“微创新”策略在维持品牌识别度的同时,也引发了用户的审美疲劳。不少用户反映,iPhone的换机周期在逐渐延长,而外观设计上的同质化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苹果在颜色上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但即便如此,新配色也时常引发争议,如去年iPhone 16系列的新配色就被不少网友吐槽为“苹果历史上最差的设计之一”。
不过,近期有爆料称,苹果似乎终于要打破这种设计上的僵局了。据供应链信息,未来三年的iPhone外观将迎来大幅变化。具体而言,2025年的iPhone 17系列将在背部设计上做出重大调整,采用横向大矩阵镜头模组;2026年的iPhone 18系列则将在正面设计上实现突破,搭载屏下Face ID,并采用单挖孔屏形态;而到了2027年的iPhone 19系列,更是将升级为真全面屏形态,前置摄像头和Face ID组件都将完全隐藏于屏幕下方。
除了外观上的变化外,iPhone 17系列还将在产品线、机身材质等方面进行调整。例如,新增的iPhone 17 Air将采用轻薄设计,机身厚度仅为5.5mm,重量也控制在146g左右,可能会取代销量低迷的Plus机型。同时,iPhone 17 Pro系列则正在测试玻璃与金属拼接背板,以提升手感并降低信号衰减。而在2026年的iPhone 18系列上,苹果还将采用航空级钛铝复合中框,以实现轻量化设计。
对于苹果来说,这些变化无疑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在技术层面,苹果不断投入研发资源,突破关键技术,为外观设计的变革提供技术支持;在市场层面,则通过外观创新满足消费者对于新鲜感和个性化的需求,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华为、三星、小米等竞争对手也不会坐以待毙,未来谁能在设计上率先取得突破,谁就有可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