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光初照的2025年7月15日,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迎来了又一历史性时刻——天舟九号货运飞船顺利升空,并成功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标志着此次发射任务取得了完美成功。随飞船一同升空的,不仅有各类科学实验物资,更有北京邮电大学自主研发的新型微纳光子感知芯片,它肩负着在太空中进行微生物快速高灵敏检测的重要使命。
这颗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心血的芯片,在神舟二十号航天员的协助下,于7月16日在梦天实验舱内首次进行了在轨实验。此次实验的成功,不仅验证了芯片的高性能,更为我国空间站的微生物污染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款微纳光子感知芯片,是全球首个基于微纳光学传感阵列的高灵敏微生物检测载荷,它拥有8通道并行检测能力,检测灵敏度达到了单个微生物水平。通过实时监测传感阵列的信号变化,该芯片能够在20分钟内完成从样本输入到结果输出的全过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快速检测。
这项技术的突破,得益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和杨大全教授团队的辛勤付出。他们克服了传感阵列小型化设计、片上一体化封装、传感单元信号串扰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最终成功研制出了这款高性能的芯片。
该芯片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我国空间站舱内环境监测、设备维护以及航天员健康保障的能力。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微生物污染进行高灵敏、高通量的快速检测,为我国空间站的长期在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此次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微纳光子感知芯片的在轨实验,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航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雄厚实力,更为未来的空间生命科学前沿探索和深空探测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北京邮电大学的科研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面向国家需求、瞄准国际前沿、聚焦科技创新的科研使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