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各大巨头纷纷加速布局,以期在高阶智能驾驶的爆发前夕抢占先机。7月15日,宝马中国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Momenta携手,共同宣布将开发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智能驾驶方案,这一合作标志着“整车企业+智驾公司”合作模式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对于宝马中国而言,与Momenta的合作是继与华为、阿里在软件及AI领域达成合作后的又一战略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而对于Momenta来说,此次合作不仅让其客户名单上再添一家豪华汽车品牌,更是其在与十多家整车企业合作后的又一重要突破。
回望智能驾驶的发展历程,早期的竞争尤为激烈。许多整车企业曾坚持全栈自研,而智驾方案公司则努力寻求与车企的合作机会,但往往只能扮演配套商的角色。随着技术难题的凸显,不少车企逐渐放弃了自研之路,而一些智能驾驶公司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黯然退场。
如今,智能驾驶的发展模式已日趋明朗,整车企业与智驾方案公司的合作开发已成为主流趋势。对整车企业而言,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面临诸多挑战,而智驾方案公司虽然拥有专业技术,但也离不开车辆运行的实际场景。这种互补性促使双方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这一背景下,华为、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地平线、Momenta、轻舟智航、元戎启行等智能驾驶领域的头部玩家逐渐崭露头角。它们各自拥有一批合作的整车企业,形成了面向不同细分市场、拥有不同技术内核的智能驾驶流派。这些公司的崛起,不仅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重塑了行业的竞争格局。
在智能驾驶领域,宝马的选择并非个例。为了快速弥补智能驾驶技术的短板,不少跨国车企及中国自主车企纷纷选择与领先的智驾方案公司合作。这一趋势不仅加速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也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智驾平权”浪潮席卷汽车行业,随着比亚迪等头部车企大规模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那些技术迭代缓慢、无法规模化量产的车企和智驾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一些智驾方案公司因无法适应市场变化而倒下,而另一些公司则通过转型和合作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
当前,智能驾驶的竞争已经转向高阶智驾领域。随着“全国都能开”成为智能驾驶的标配功能,“车位到车位”的自动驾驶能力成为了衡量智驾实力的新标尺。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陈奇曾表示,车位到车位是检验智驾第一梯队能力的最新标准,也是高阶智驾真正的起跑线。地平线总裁陈黎明也认为,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拐点已经到来,后续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为了锁定优质的智驾方案供应商,车企和国际Tier1纷纷加大了对方案供应商的投资力度。近年来,安波福、北汽集团、比亚迪、上汽恒旭资本等企业纷纷投资了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公司,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与宝马合作后,Momenta成功集齐了“BBA”(宝马、奔驰、奥迪)三大豪华汽车品牌,这标志着其在智能驾驶领域获得了豪华汽车品牌阵营的广泛认可。Momenta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合作客户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其量产车型的数量上。从2023年的8款车到2024年的26款车,Momenta的量产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随着Momenta的崛起,智能驾驶供应商的格局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佐思汽研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成功实现城市NOA规模化量产上车的国内第三方智驾供应商主要有Momenta、华为Hi模式、百度、Bosch+WeRide和元戎启行等。其中,Momenta的市场份额高达60.1%,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与此同时,轻舟智航和元戎启行等近两年才崭露头角的公司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轻舟智航从L4级Robobus公司转型为高阶辅助驾驶供应商后,迅速实现了50万级量产交付规模,并计划在未来实现百万NOA量产上车。元戎启行则推出了国内首个不依赖高精地图的“端到端”智驾方案,并在多个车型上实现了量产应用。
卓驭科技作为另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其以低算力、双目视觉方案起家,借助软硬一体化布局的优势,在32TOPS算力芯片上实现了高速领航驾驶、城市记忆领航等功能,并迅速在五菱宝骏云海车型上量产高阶智驾。尽管其合作的车型尚未出现爆款,但卓驭科技仍在不断努力拓展市场。
随着车企与智驾方案商的深度绑定以及不同车企车型和芯片开发节奏的影响,智能驾驶供应商格局将持续呈现动态调整的过程。未来,谁能在智能驾驶领域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