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宁德时代“超级电池”续航破2000km,耐寒零下35℃,充电基建成关键

   时间:2025-07-19 16:18:1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哈尔滨的深夜,气温骤降至零下35℃,张师傅驾驶着他的新能源车穿梭在空旷的街道上。仪表盘上显示的满电续航里程高达1640公里,车内空调暖风融融,这与半年前他因车辆在低温下趴窝而恼怒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如今,他逢人就夸赞这款车的电池性能:“这电池,真是比东北的汉子还耐寒!”

然而,关于新能源车的争议并未因此平息。一些车主抱怨充电速度远不及宣传,等待一小时才能充满电,令人焦急。技术专家也提出质疑,500Wh/kg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物理极限,量产的良品率是否只是实验室里的理想数据?毕竟,全固态电池的概念已提出多年,但丰田等巨头仍在良品率30%的困境中挣扎。

更令人担忧的是成本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凝聚态电池的成本比传统电池高出40%。这意味着,如果一款车型搭载100度电的电池包,仅电池成本就要增加4万元。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这样的价格显然难以接受。但网约车司机和长途物流司机却从中看到了商机,因为多出的800公里续航意味着更多的行驶距离和节省下来的油费。

宁德时代在新能源领域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们正在将电池技术应用于电动飞机,实验室数据显示,这种电池循环1000次后容量仍能保持在90%以上,远超车规标准。未来,人们乘坐电动飞机出行时,或许就能体验到这种先进的电池技术。宁德时代还采取了巧妙的卡位战术,利用现有生产线改造生产凝聚态电池,抢跑技术空窗期。等到日韩竞争对手追上时,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或许早已被宁德时代占据。

尽管新能源车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但燃油车支持者也不必过于慌张。超充桩的普及率仍然是新能源车发展的瓶颈。全国范围内,6分钟快充桩的数量不到总量的5%,大多数车主仍然依赖老旧慢充桩。有网友调侃道:“续航2000公里却找不到快充桩,就像给你一辆F1赛车却只能加92号汽油一样无用!”

事实上,电池技术的突破只是新能源车发展的上半场,真正的挑战在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成本控制。如果快充桩像厕所一样难找,那么再高的续航里程也只不过是“钢铁长跑运动员”罢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