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长城拒走增程路,押注混动技术,底气何在?十年磨一剑见真章

   时间:2025-07-19 17:21:3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浪潮中,长城汽车总裁穆峰的一席话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面对市场上增程式电动车的热销,他坚决表示:“长城打死也不会走增程路线。”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在众多车企纷纷拥抱“可油可电”的潮流时,长城为何敢于背道而驰?这背后,是其多年积累的技术实力在支撑。

长城汽车的底气,源自于其在研发投入上的大手笔。据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前三季度,长城就在新能源领域投入了85.44亿元的研发资金。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其Hi4技术已经实现了从城市SUV到硬派越野的全面覆盖。特别是其独创的后电桥智能脱开技术,更是将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能耗降低了10%。当其他车企还在营销“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时,长城已经默默构建起了混动、纯电、氢能三条技术路线并行的技术体系。尤其是在氢能领域,长城更是已经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从制氢到用氢全程把控,这种技术深度,绝非跟风做增程所能比拟。

在市场战略上,长城也展现出了其老辣的一面。面对增程车型因大容量电池而推高的成本问题(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40%),长城推出了售价仅为11.68万元的四驱混动车型,以“两驱的价格享受四驱的性能”为卖点,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虽然2024年长城的新能源销量增速不及比亚迪,但凭借其Hi4车型在极端环境下动力衰减减少50%的优势,长城还是在混动市场的红海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更为关键的是,面对欧盟可能将增程式车型踢出新能源补贴名单的政策风险,长城早已通过泰国、巴西等地的生产基地,将Hi4技术推向海外市场,为自己的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

这场技术路线的较量,实际上是对企业战略定力的考验。增程式电动车虽然解决了当下的续航焦虑问题,但长城却押注在了混动技术的终极效率上。有网友争论“是否应该跟风增程”,而一位工程师的吐槽则点破了真相:“增程只是给电池技术填坑的过渡方案,而长城则是在挖掘自己的护城河。”的确,当充电桩像加油站一样普及到县城时,谁还需要背着发电机的电动车呢?

最后,我们不禁要问:那些依靠增程式技术收割市场的车企,在三年后政策补贴退坡、充电基础设施完善的背景下,那些为“油转电”多付的成本,会不会成为车主手中的烫手山芋?这无疑是留给市场的一个深刻问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