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座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近日在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广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正式发布了《广州市智能建造补充定额子目(试行)》,旨在为智能建造设备装备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造价支持,该政策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正式试行。
据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介绍,此次发布的《补充定额》覆盖了广州地区内包括地面整平机器人、地面抹平机器人、腻子涂敷机器人、腻子打磨机器人、贴砖机器人、管桩焊接机器人等在内的10类建筑机器人,以及智能顶升集成建造平台(工业化造楼机)的施工作业场景,共计33个定额子目。尤为贴砖机器人与管桩焊接机器人的施工子目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发布。
为了进一步完善智能建造的成本管理体系,广州市还同步发布了这10类建筑机器人的租赁价格信息,与《补充定额》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租赁价格+专项定额”的双轨制计价体系。这一体系将有效服务于建设项目在智能建造新技术、新工艺下的工程计价和造价管控需求。
广州作为智能建造的先行者,早已在《广州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和《关于选取试点项目应用智能建造机器人的通知》的指导下,积极推动建筑机器人在实际项目中的广泛应用。这些机器人正逐步替代施工现场中危险、繁重、脏乱的工作,有效缓解了建筑工人短缺的难题。
据统计,截至目前,广州已有27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采用或计划采用建筑机器人,涉及建筑面积高达600万平方米。试点项目的应用结果显示,智能建造机器人在地面整平、地面抹平、地砖铺贴等作业中的整体工效是传统人工的两倍以上,且施工费用相比传统施工工艺降低了超过10%。这一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建筑产业的质量和效率,还降低了成本,真正实现了质量安全与效率效益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