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动汽车市场传出了一则关于极氪品牌的争议事件。7月20日,极氪官方针对近期有关其销售“0公里二手车”的报道发表了正式声明。
声明中,极氪表示被媒体提及的车辆均为合规展车,其销售行为符合正常商业流程。同时,极氪承诺将对涉及违规操作的终端展开全面调查,但并未提及对报道媒体采取法律手段。
所谓“0公里二手车”,指的是已经完成了车辆登记手续,但实际行驶里程极低甚至为零的车辆。这些车辆名义上属于二手车范畴,却常被包装成新车销售。据中国证券报等媒体报道,极氪直营门店疑似将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以“限时优惠”的名义销售给消费者,引发了多地消费者的维权纠纷。
消费者投诉案例显示,极氪销售人员常以“现车紧张”和“限时折扣”为诱饵,诱导消费者购买,但交付的车辆却是库存车甚至已过户的二手车。例如,贵州车主蔡建在支付定金后提车时,发现车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12月,且已购买交强险;重庆消费者程诚则通过第三方公司购车,结果车辆信息显示为厦门上牌的“0公里二手车”。
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极氪销量数据的质疑。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深圳、厦门两地极氪销量激增,公司户占比超过86%,这与同期多地消费者投诉的“0公里二手车”上险记录高度吻合。对于消费者而言,“0公里二手车”的操作存在多重风险,如首任车主的电池终身质保、免费充电等权益可能失效,车辆长期停放可能导致的电池损耗、轮胎变形等问题需自费维修,甚至可能因涉及补贴套利而卷入法律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极氪曾在2023年推出官方认证二手车业务,并强调只收购6年内或行驶里程不超过12万公里、无事故的车辆,同时提供三电终身质保、整车延保等权益。然而,此次事件暴露出极氪直营体系与第三方合作方之间可能存在监管漏洞。如果企业为了冲销量而默许违规操作,那么所谓的“用户服务生态”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