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自亮相以来,迅速成为市场焦点,激起了消费者的广泛热议。首批新车交付之际,二手车市场迅速反应,涌现大量小米YU7车源,价格非但未跌,反而普遍高于新车指导价,部分加价幅度甚至超过万元大关。
发布会盛况空前,一位二手车商在现场不禁感叹:“这哪里是抢车,简直就是抢钱啊!”数据揭示,小米YU7发布后仅几分钟,预定量便轻松突破20万台,开售18小时内,锁单量更是飙升至24万台。这股热潮直接催生了二手车市场的加价现象。
通过查询二手车交易平台,记者发现全国范围内在售的二手小米YU7已超过80辆,价格区间主要集中在35万至39万元之间,远高于新车原价,令众多消费者咋舌。一位二手车商透露:“我这辆钛金属色MAX版,还加了些套件,虽然加价收的,但利润也就万元左右。”另一位商家则介绍,罕见的鎏金粉版本已被加价至37.8万元,溢价达1.6万元。
面对新车漫长的交付周期,消费者对现车的渴望愈发强烈,不惜支付高额溢价。小米汽车官方数据显示,标准版交付需53至56周,Pro版和Max版也分别需要48至51周和33至36周。这种漫长的等待,让不少急于用车的消费者选择了加价购车。
不仅如此,闲鱼等平台上也涌现大量小米YU7的转让订单,声称可快速提车。虽然部分转让者以低定金吸引顾客,但却暗藏额外的“转单费”。这一行为引发消费者担忧,因为小米官方并不认可转单业务,购车信息变更也受严格限制。
小米YU7的热销,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也引发了人们对汽车消费行为的深刻反思。在追求新车的同时,消费者需警惕市场中的潜在风险。对于急于提车的消费者而言,保持理性消费观念,清晰认知市场现状,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做出明智选择,将直接关乎消费者的购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