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与华为联手打造的智界品牌,近期因一场直播宣传风波再次进入公众视野。7月8日晚,奇瑞竟使用智界品牌的官方账号,为其自家新车风云A9L进行直播推广,此举迅速引发了智界用户的不满,也为智界品牌本就动荡的局面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智界,作为华为鸿蒙智行生态中的重要一环,自诞生起便承载着奇瑞实现品牌高端化的梦想。2023年11月,智界S7以科技轿跑的身份高调上市,搭载华为最新的鸿蒙HarmonyOS 4车机系统及其他多项前沿技术,上市初期订单火爆,一度收获超过两万份预订。
然而,好景不长,智界S7的交付周期不断延长,从最初的4至6周推迟到超过12周,官方归因于芯片短缺和工厂搬迁。更糟糕的是,首批交付的车辆还遭遇了品控问题,尾灯对不齐、缝隙不均等瑕疵频现,导致部分订单被取消。智界S7虽在2024年4月尝试通过降价“二次上市”,但销量依旧未能回暖,从2024年10月的高峰7397辆,滑落到今年6月的不足500辆。
智界的困境,不仅仅是销量上的滑落。品牌内部的管理混乱与外部竞争压力同样不容忽视。鸿蒙智行App中,智界车型需额外购买蓝牙遥控钥匙,与问界等车型的标配待遇形成鲜明对比,引发用户不满。智界与奇瑞旗下其他高端品牌星途星纪元之间的内耗,以及与鸿蒙智行其他合作品牌车型的价格重叠,都加剧了智界的市场压力。
面对重重挑战,智界开始寻求自救之路。今年初,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智界从联合项目向独立实体运营的转变。奇瑞计划采取“只控股、不指挥”的原则,赋予智界更多自主权。同时,智界也在建设专属销售渠道,并发布全新六边形LOGO,试图在品牌形象上实现差异化。
然而,智界的独立之路并非坦途。与华为的深度合作,让智界在享受技术赋能的同时,也面临着战略协同的挑战。奇瑞与华为在合作模式、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博弈,直接影响了智界的发展节奏。奇瑞内部对智界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在与华为合作中的分歧,都是智界难以打开局面的重要因素。
智界的困境,不仅是华为“造车联盟”扩张风险的缩影,也反映了传统车企在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心态。如何在借力华为技术的同时,保持自身的品牌独立性和市场竞争力,成为智界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未来,智界能否走出困境,实现真正的独立与崛起,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