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4小时不间断交易,股市大动作要来了?

   时间:2025-07-22 21:42:36 来源:国际金融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又一家证券交易所,考虑延长股票交易时间。

近日,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正在权衡是否推出24小时交易,以应对小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近两年,已有多国的主流证券交易所考虑延长交易时间。

受访分析人士认为,全球主要交易所纷纷延长交易时间,有利于夺取上市资产的跨时区定价权,核心在于全球化竞争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

针对A股会否延长交易时间,市场观点认为,延长有利于提升A股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其可行性存在,需审慎推进,可采取渐进策略,优先解决技术与监管协同问题。

与此同时,交易时间延长是资本市场全球化、智能化的必然选择,既考验券商的“硬实力”,也为证券行业洗牌与生态重构提供契机。

夺取跨时区定价权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正在权衡是否推出24小时交易,包括所需技术以及监管方面的影响,以应对小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目前,已有多国的主流证券交易所考虑延长交易时间。

今年5月,印尼《雅加达环球报》报道称,印尼证券交易所(IDX)正在考虑延长交易时间,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并提高流动性,而不必增加更多的交易日。

近几个月,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纷纷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申请延长交易时间。这几家交易所合计约占美国所有场内股票交易的五分之二左右。

2024年11月5日,东京证券交易所开始将交易结束时间延长30分钟,收盘时间从当地时间下午3点延长到下午3点半。这是东京证券交易所自1954年以来,时隔70年延长交易结束时间。此次调整过后,东京证券交易所全天的交易时间达到5.5小时。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主要交易所纷纷延长交易时间,其核心原因在于全球化竞争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

一方面,跨时区交易需求激增。伦敦、纽约、东京等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旨在覆盖亚太、欧美不同时区投资者,增强市场流动性与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高频交易、算法交易等技术普及,使全天候交易从“物理可能”变为“商业必要”。例如,机构投资者需捕捉全球市场的波动差异,散户亦可通过智能投顾参与“碎片化”的交易窗口,交易时间延长实质是资本效率的再升级。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有利于夺取上市资产的跨时区定价权。同时,有利于吸引高频量化交易,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另外,这也是应对衍生品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提升A股全球竞争力

伴随全球主要交易所纷纷延长交易时间,“A股市场会否延长交易时间”的话题也引发讨论。

目前,沪深交易所交易时长为4小时,港交所交易时长为5.5小时。

早在2023年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时指出,优化完善交易机制,提升交易便利性。研究适当延长A股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时间,更好满足投资交易需求。

在韩玮看来,A股延长交易时间,有利于提升A股在国际主流指数中的权重,有利于提升A股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提升沪深两市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目前,A股的交易时间相较于国际其他主要交易所而言相对较短,交易时长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然而,随着交易时间的延长,监管成本则会大幅提升,投资者保护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业内人士看来,A股延长交易时间具备一定可行性。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可行性存在,需审慎推进,优先解决技术与监管协同问题:

一是技术层面,A股电子化交易系统稳定性较高,券商经扩容和技术升级,应对延长交易的系统压力可控,仅需配套升级清算和风控模块。

二是市场层面,量化交易和跨境资金流动需求迫切,延长时间可覆盖更多国际投资者活跃时段,提升A股全球竞争力,但散户占比高(约90%)可能加剧非专业投资者疲劳,需平衡便利性与参与成本。

三是监管方面,延长交易或放大价格波动,需强化实时监控与异常交易处置能力。同时,T+1交收制度与长交易时段的匹配度有待优化,以规避结算风险。参考东京交易所、纽交所等国际经验,延长时间可提升流动性与国际接轨程度,但需兼顾国内市场特殊性。

催生多元业务场景

综合各方情况来看,A股延长交易时间,或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A股延长交易时间可采取渐进策略。郭涛从三个方面阐述:短期优化现有时段,将午间休市缩短至1小时(当前2小时),合并集合竞价与连续交易时段,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中期分步延长交易时段,早盘提前至9:00开盘(匹配港股节奏),尾盘延后至16:00收盘,使总时长增至5.5小时,增强境内外联动。

长期分板块试点“夜盘交易”,如科创板增设17:00—19:00时段,积累经验后全面推行,最终实现与港股交易时段全覆盖,并推动T+0制度落地以降低结算风险。

“需同步升级清算系统,引入动态熔断机制,加强异常交易监测,联合港交所协调交易时间,避免沪港通套利时差漏洞。”郭涛说。

作为股市核心中介方,券商也需要面对延长交易时间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对于券商来说,延长交易时间是“双刃剑”。田利辉指出,利好在于扩大交易窗口可吸引国际资金流入,增加佣金收入和市场份额,尤其高频策略投资者获益显著。但挑战同样突出,人力排班、系统监控带来运营成本上升,非主流交易时段流动性不足加剧风险管理压力,而且机构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升级以匹配全天候服务。

交易时间延长是资本市场全球化、智能化的必然选择,既考验券商的“硬实力”,也为证券行业洗牌与生态重构提供契机。

田利辉表示,对于券商而言,短期是阵痛:券商需投入资金升级交易系统、风控模型及客户服务,人力成本与技术维护压力陡增。中期是分化:头部券商或借机强化“全天候服务能力”,中小券商若资源不足,可能被边缘化。长期则是机遇:交易时间延长将催生新业务场景,如跨境做市、衍生品套利等,倒逼券商从“通道中介”转变为“综合服务商”。

记者采访获悉,一旦股市延长交易时间,投资者教育与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关键竞争壁垒,券商需在效率与合规间精准平衡。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