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一位来自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杰出校友,上海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莫莽,凭借其卓越的创新创业成就,荣获“2025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十大优秀案例”。莫莽及其团队成功攻克了工业软件领域的核心技术难题,不仅获得了沙利文“中国市场客户覆盖度第一”的权威认证,更为汽车电子研发领域提供了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解决方案。
莫莽的创业旅程始于他参与的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项目。在校期间,他就深刻意识到我国汽车产业在工业基础软件方面的短板,几乎全部依赖国外产品。这一痛点激发了他和创业伙伴们的使命感,决心改变这一现状。
2017年,莫莽携手两位师弟谢乐寅博士和刘矗博士,在同济大学科技园创立了上海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嘉定区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以及上海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势,同星智能迅速成长,实现了从本土创新到全球布局的跨越。
针对国外工业软件巨头产品价格高昂且迭代缓慢的问题,莫莽团队提出了创新的“软硬件解耦、快速迭代、可软件定义”技术战略。2020年,他们自主研发的核心软件TSMaster横空出世,其独特的“软硬件解耦”设计,支持以周为单位的快速迭代,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短短三年内,这款“中国利器”便赢得了国内69%的市场份额。
同星智能专注于汽车电子基础工具链产品的研发,其核心软件TSMaster及配套硬件设备,覆盖了汽车电子仿真、测试、标定、诊断、应用开发、代码生成等全流程,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试验、售后提供了全面支持。更重要的是,同星智能在产品软件上采用了开放的架构,鼓励合作伙伴和第三方将专有技术累积到其工具链上,从而更加贴合企业需求。
同星智能不仅致力于技术创新,还积极回馈社会,特别是支持中国汽车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同济大学的创业者,莫莽及其团队与母校保持紧密合作,共同探索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创新应用。2024年10月,同星智能与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签署了设立基金教席的协议书,通过资金和资源支持,助力母校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汽车电子领域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同星智能还积极参与“教育赞助计划”,为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提供赞助,并为同济大学巴哈车队提供全方位支持。这些举措不仅加速了车队的创新进程,更为怀揣梦想的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莫莽表示,同星智能的梦想始于同济大学,寓意为“同济之星”。如今,他们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标成为全球用户渗透量第一的工业软件企业,奋力打造中国智造的全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