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车避坑秘籍:上市半年再买,真能省下一笔?

   时间:2024-10-09 14:15:5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ITBEAR】国庆假期刚刚落幕,多家车企便迫不及待地晒出了成绩单,市场洋溢着一种车不够卖的热烈氛围。鸿蒙智行、小米、小鹏汽车、理想等品牌纷纷宣布了国庆期间的订单量,数据一片红火。然而,市场的真实面貌远比这些光鲜的数字复杂。

实际上,订单量这一指标颇为虚幻,且目前厂商们对其的宣传并未受到严格监管,导致订单量与实际交付量常有不符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几款订单量与销量严重背离的车型,它们无一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智界S7在2023年11月上市时声势浩大,被寄予厚望,奇瑞甚至传出为其主动让路的消息。然而,上市后的交付量却远未达预期,月均交付量与所投入的资源和技术支持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阿维塔12和腾势N7上。阿维塔12虽然预定量突破4万台,但月销量从未超过5000台;腾势N7上市24小时大定11687辆,但随后两个月的月销量仅为2000辆出头,远未达到预期。

深蓝G318和哪吒L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深蓝G318上市后120小时内订单突破1.4万台,但7月份销量仅为2483辆,8月份进一步下跌。哪吒L上市35天订单量突破3万台,但月均销量也仅为5000辆左右。

小米SU7的情况同样引人关注。尽管有传言称其上市仅40天就锁定了10万份订单,但月均交付量仍维持在一万辆出头的水平,与订单量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这种现象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颇为普遍,主要原因在于订单量的虚报和产能不足。消费者在面对车企放出的惊人订单量时,应保持理性,不必急于购车。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