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车主们每年总会在寒冷的冬季面临一个共同挑战:续航缩水。这一现象在极寒天气下尤为明显,车主们不得不频繁充电,甚至不敢随意使用车内空调,导致驾驶体验大打折扣。
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努力和技术进步,电动汽车的冬季续航问题已得到显著改善。近期,汽车之家进行了一项涵盖50多款车型的冬季续航测试。结果显示,在平均气温10℃的低温区域,23款纯电动车型的平均续航保持率为86.19%;而在平均气温-15℃的寒冷区域,22款车型的平均续航保持率也达到了46.02%。
尽管在寒冷区域的表现略显不足,但整体而言,这些车型的冬季续航表现已相对令人满意。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全球电动汽车电耗表现优异的特斯拉Model 3,在寒冷区域的续航达成率也仅为38.6%,排名垫底。相比之下,多款中国品牌车型的表现更为出色。
那么,冬季电动汽车续航为何会缩水?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近日,笔者参加了理想汽车的冬季用车技术日活动,深入了解了电动汽车冬季续航衰减的奥秘及应对之策。
原来,电动汽车冬季续航衰减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空调耗电仅占15%左右。更大的问题源于低温下电池放电能力的下降、驱动负载的增加以及轮胎和风阻的影响。例如,在-7℃的环境下,理想汽车的测算显示,低温续航仅为常温续航的55%。其中,驱动负载增加的影响占20%,电池损耗占10%。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理想汽车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针对空调耗电问题,理想MEGA采用了热泵+PTC的“混合动力”空调模式,能够在极度低温时依然保持高效的制热效果。同时,通过双层流空调箱的设计,实现了内外循环空气的合理分布,既解决了玻璃起雾的问题,又提高了制热效率。
在热管理系统方面,理想汽车也进行了自研创新,能够在多个热源和多个加热需求之间灵活调配热能,从而节约了一部分制热能耗。理想汽车还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了MEGA的5C电芯,通过降低电芯内阻水平,提升了低温放电能力。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电量估算不准的问题,理想汽车也自主研发了ATR自适应轨迹重构算法。该算法能够依据车主日常用车过程中的充放电变化轨迹,实现电量的自动校准,使得电量估算误差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一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理想L6在低温场景下的续航表现。
除了上述措施外,理想汽车还自研了功率控制APC算法,使得理想L6在低温环境下的电池峰值功率提升3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冬季的纯电续航。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理想汽车的冬季续航表现,也为整个电动汽车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电动汽车冬季续航衰减的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未来,车主们将不再为冬季续航问题而烦恼,享受更加便捷、舒适的驾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