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保时捷中国针对其经销商网络的调整计划进行了官方确认,此番调整背后的动因及具体策略由保时捷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波利希(Alexander Pollich)详细阐述。波利希指出,鉴于当前市场环境下客户需求的减少与销量的下滑,保时捷决定在未来两年内对经销商网络进行优化,旨在确保合作伙伴的盈利能力。至2026年底,保时捷中国计划将现有的约154家经销商缩减至大约100家。
保时捷全球销量数据揭示了这一决策背后的市场环境。2024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全球销量达到226,026辆,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尽管在德国本土市场销量实现了8%的增长,达到26,838辆,欧洲其他地区(除德国)也微增1%至52,465辆,海外及新兴市场增长3%至41,972辆,然而在中国市场,保时捷遭遇了显著的挑战。前三季度,中国市场销量仅为43,280辆,同比下滑29%,被北美洲市场以61,471辆的销量超越,后者虽也下滑5%,但表现相对更为稳健。
保时捷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价格竞争的加剧以及保时捷坚持以价值为导向的销售策略是主要因素。豪华汽车市场的整体遇冷,包括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的市场表现同样不佳,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对于豪华汽车认知的转变。如今,中国消费者在选择豪华汽车时,不再仅仅看重品牌,而是更加注重驾驶体验和智能化水平。
面对这一挑战,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线也面临考验。目前,保时捷在中国市场提供包括Panamera、718、Macan、Cayenne、911在内的燃油车,以及Taycan、Macan EV两款纯电动车。在中国本土汽车品牌激烈的价格竞争下,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吸引力受到挑战。保时捷需要在保持燃油车市场稳定的同时,积极推进电动车的发展,这对其产品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应对市场挑战,保时捷中国正加大本土化研发的力度。近日,保时捷宣布任命李楠为技术部副总裁,新设立的技术部还将承担本地采购与质量保证职能,直接向波利希汇报。李楠曾在梅赛德斯-奔驰担任高管职务,其加入将为保时捷在中国的研发工作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