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近期面临多重挑战,其销量和股价的双重下滑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去年10月,理想汽车CEO李想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三款车型月销4万辆的基础上,挑战整体月销5万辆的目标,并特别指出理想L7需达到月销2万辆。他还笑称,如果明年月均销量未能达到5万辆,自己就要另寻出路。
然而,现实却给理想汽车浇了一盆冷水。2024年11月,理想汽车的交付量仅为48740辆,虽然同比增长18.8%,但环比却下滑了5.25%,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环比下滑。在拥有L系列4款车型以及MEGA共五款车型在售的情况下,这样的成绩显然未能达到市场的预期,李想当初立下的“军令状”如今看来似乎要成为现实。
销量未能达到预期的同时,理想汽车的股价也表现不佳。今年以来,理想汽车的股价跌幅接近40%,截至12月初,股价已经跌至24.1美元,市值也随之下滑至255.7亿美元。这一系列的打击不仅让投资者对理想汽车的未来产生了疑虑,也让市场对理想汽车的信心产生了动摇。
回顾过去的一年,理想汽车的销量表现并不稳定。虽然第三季度交付量达到了152831辆,同比增长45.4%,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但第一季度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当季总交付量为80400辆,环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近40%。这一下滑趋势与理想汽车的产品策略和市场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产品策略方面,理想汽车曾一度凭借增程路线和独特的配置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竞品进入市场,理想的市场份额正面临被蚕食的风险。特别是在MEGA车型失利后,理想汽车内部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调整,并决定推迟原计划于今年发布的纯电车型,转而优先建设超充桩网络。这一决策虽然体现了理想汽车对未来市场的布局和规划,但短期内却未能有效提升销量。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投入也备受关注。据报道,理想汽车在算力训练上的投入一年高达10亿元人民币,智能驾驶训练数据已达到26.7亿公里。然而,尽管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智驾技术的竞争正在加速,未来能否持续领先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仍是未知数。
除了销量和股价的双重压力外,理想汽车还面临着股东减持的困境。今年以来,多位公司高层和非执行董事纷纷减持股份,这无疑加深了市场对理想汽车未来前景的担忧。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重建投资者信心、提升销量并稳固市场份额将是理想汽车未来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理想汽车还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发布全新的纯电SUV车型,这将是其未来走向的关键节点。然而,在MEGA车型未能达到预期之后,市场对于理想汽车能否凭借这款新车型实现其在高端纯电产品市场的野心仍持观望态度。市场和消费者都在期待理想汽车能够带来突破性的产品,以实现其在高端市场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