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中国的新任领航者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深入探讨了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战略。在他上任的第101天,潘励驰展现了对保时捷品牌价值和品质的坚定信念,表示销量并非首要考量。
潘励驰指出,中国的市场变化速度前所未见。他提到,一年前市场尚显平静,但一年后却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接任中国区负责人后的短短三个月里,他迅速走访了经销商渠道,对中国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针对保时捷的未来发展,他已确定了明确的方向。
他将保时捷在2023至2024年的“潜伏期”比作赛车比赛中的策略性进站,而2025年则是为未来蓄能的“热身圈”。从2026年开始,保时捷将重启进攻模式,并计划重新赢得中国市场。
在渠道策略上,保时捷中国计划进行重大调整。潘励驰透露,保时捷已向德国总部提交目标,计划在2026年底前将经销商数量缩减至约100家,这意味着保时捷的渠道将“瘦身”三分之一。尽管这一决策充满挑战,因为涉及巨大的技术及营销投入,但潘励驰认为,保时捷必须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做出必要的调整。
他强调,保时捷将动态地调整经销商网络,一线城市如“北上广”将继续加大投资,而市场需求较低的地区则会精简门店。这一决策将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客户分布、行业发展动态以及经销商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情况。
对于销量目标,潘励驰表示,保时捷会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供应。他透露,保时捷对明年的销量有信心,但会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销售目标。
在智能电动化时代,保时捷也在加速转型。为了提升在中国的竞争力,保时捷增设了技术部门,并宣布李楠出任该部门副总裁。尽管未公布具体投资金额,但潘励驰表示,保时捷中国将说服德方进行更多投资,并赋予中国方面较大的决策权。
潘励驰透露,保时捷正在积极寻找本土化生产和合作的机会,但目前还未到国产化的节点。他强调,保时捷将紧密关注与本土合作伙伴和供应链的整合,并做好本土化的准备。
面对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电动车的高需求,保时捷也在推进燃油车、混动车型和纯电车型的并行计划。潘励驰认为,保时捷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必须跟上市场步伐,但不应过分追求数字化,而应保持品牌的差异性特征。
他透露,保时捷已在中国市场推出了纯电动Macan,并应用了高德地图和语音识别功能,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他强调,保时捷不会丢失其核心价值,即在赛道、赛车和车辆机械数值上的卓越表现。
在访谈中,潘励驰还表示,保时捷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德国总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