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商汤“1+X”架构能否成解药?阿里路径启示与反思并存

   时间:2024-12-16 21:20:3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商汤科技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这次是因为其董事长兼CEO徐立发布的一封全员信。信中,徐立宣布了公司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即推出“1+X”架构,旨在通过业务拆分与重组,为集团注入新的活力。

根据该方案,“1”代表集团的核心业务,主要涉及AI算力租赁,即所谓的“卖卡”业务;而“X”则涵盖了智能汽车、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多个生态企业,这些企业将设立独立的CEO,并拥有更灵活的激励机制和融资渠道。这一调整被看作是商汤科技在应对市场挑战、寻求业务突破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

然而,这一调整并未完全消除员工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担忧。此前,商汤科技曾经历过一轮裁员风波,让员工对于公司的稳定性产生了疑虑。尽管徐立在全员信中强调了组织架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业务竞争力,但员工们仍然担心,如果盈利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些被归入“X”部分的业务仍然可能面临裁撤的风险。

在商汤科技的这次组织架构调整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点是其对生态企业的重视。这些生态企业将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以更快地抓住市场机遇。这一做法不禁让人联想到阿里巴巴去年启动的“1+6+N”组织变革。同样是通过业务拆分和重组,阿里巴巴试图激发各个业务板块的活力,提升整体竞争力。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一变革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部分业务板块反而陷入了重复建设和内耗之中。

对于商汤科技来说,这次组织架构调整能否真正解决问题、实现业务突破,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不过,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这一调整至少表明了其对于未来发展的决心和勇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AI市场中,只有不断创新和变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商汤科技在研发上的投入一直非常大。从近六年的数据来看,公司的研发费用累计达到了163亿元,平均研发费率超过70%。这种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虽然为公司带来了技术上的领先,但也导致了巨额的亏损。因此,如何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实现盈利,成为商汤科技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AI 2.0时代,商汤科技试图通过布局生成式AI业务来摆脱传统AI业务的困境。从目前的财报数据来看,这一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互联网大厂的强势杀入,商汤科技在生成式AI领域的先发优势能否保持,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公司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技术,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商汤科技还需要解决传统AI业务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视觉(CV)业务中,由于客户需求的高度非标准化,导致公司的业务工具箱无法做到标准化。这不仅提高了成本,还限制了业务的扩展能力。因此,商汤科技需要加强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分析,提高业务的标准化程度,以降低成本和提升竞争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商汤科技并未放弃对未来的追求。近日,公司宣布完成了一笔27.98亿港元的配售股份交易,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资金。这笔资金将如何被有效利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过,至少从短期来看,商汤科技的资金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在组织架构调整和资金注入的双重推动下,商汤科技能否实现业务突破和盈利增长,让我们拭目以待。无论结果如何,这一系列的举措都表明了公司在应对市场挑战、寻求业务突破方面的决心和勇气。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