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游戏战场烽火再起,腾讯字节争抢千亿市场蛋糕

   时间:2025-07-01 09:05:3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腾讯与字节跳动在小游戏领域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两家巨头近期分别在重庆和成都举办活动,向市场展示其小游戏生态的实力,意图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从而扩大用户基础。

近年来,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整体增长放缓,但小游戏却异军突起,成为行业中的亮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2024年整个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增长有限,小程序游戏市场的收入却实现了近百分之百的惊人增长。

小游戏凭借其多样的题材、较低的开发门槛和较短的研发周期,在短短数年内催生出一个规模接近千亿的市场,其风头甚至一度盖过了APP游戏。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小游戏的活跃用户规模首次超越了APP游戏,且这一趋势预计在2025年将持续,小游戏正不断侵蚀APP游戏和网页游戏的用户时间。

在用户规模方面,微信小游戏的表现尤为亮眼。过去一年,其用户体量已飙升至10亿,月活跃用户数(MAU)达到5亿。而抖音小游戏虽然起步较晚,但用户体量年度增长率近300%,同样不容小觑。两家平台的小游戏用户粘性也极高,微信小游戏用户时长同比增长10%,单个玩家月均体验6款小游戏,核心用户跨月粘性高达95%。抖音小游戏则依托其内容基础,日均互动量和游戏内容搜索量均十分可观。

商业化方面,微信小游戏的表现同样出色。过去一年,超过300款微信小游戏单季度流水超过千万,这一成绩碾压了整个游戏行业90%的产品。抖音小游戏也不甘示弱,其付费用户规模较上一年增长了2500%。这一巨大的商业潜力吸引了众多上市游戏公司纷纷布局小游戏领域,包括腾讯、网易等游戏巨头。

小游戏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离不开其简单粗暴的商业模型。相较于APP游戏和PC游戏,小游戏的投资回报率更高,场景更下沉,用户更泛化。其研发周期和成本远低于APP游戏,且投放效率更高。小游戏按变现形式可以分为广告变现(IAA)、内购付费(IAP)和混合变现(IAAP)三类,其中IAA模式尤为突出,通过用户增长、留存和时长提升来消耗广告库存以获取收入。

微信和抖音作为小游戏的主要分发渠道,各自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高度的用户粘性。微信小游戏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推出的“跳一跳”,该游戏一上线便迅速走红,成为微信小游戏的代表作。而抖音则通过其短视频平台的流量优势,成功推出了多款小游戏爆款。

小游戏不仅满足了用户碎片化的娱乐需求,还成为了平台拉新用户时长、提升用户粘性的重要工具。微信小游戏正在逐步完善PC端和视频内容的布局,进一步拓展其用户群体和商业规模。而抖音则通过优化数据看板、推出关键行为监测等工具,提升小游戏的变现效率和用户留存。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小游戏的玩法也在不断创新和丰富。从最初的社交裂变到买量驱动,再到如今的买量+社交+IP的全新打法,小游戏的玩法类型不断丰富,品类持续创新。同时,中度氪金APP游戏也开始向小游戏阵地迁徙,寻求新的增长点。

在商业价值方面,小游戏爆款频出,其势能不容小觑。例如,《羊了个羊》这款成本仅50万元的小游戏,半年内营收便突破1亿元。而《咸鱼之王》等小游戏也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成功案例吸引了众多游戏团队将小游戏视作新的机遇。

当前,小游戏市场正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微信小游戏占据主导地位,整体占比近八成,而抖音、快手等其他分发渠道则紧随其后。尽管竞争激烈,但腾讯仍在不断扩大其优势,通过推出新的投放工具和激励政策,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其小游戏生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