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北地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舞蹈盛宴于近日落下帷幕。这场赛事,即2025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舞蹈专项赛,不仅展现了高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更预示了机器人产业在教育领域的蓬勃发展。
作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外围赛之一,此次大赛吸引了来自19所高校的32支队伍参与,共计176名师生在舞台上展示了他们的智慧结晶。这些机器人身着各式各样的服装,从传统的秧歌、功夫到现代的街舞,每一种表演都充满了创意与惊喜。
此次大赛不仅是对机器人舞蹈技艺的一次大检阅,更是对机器人产业与教育融合的一次深度探索。据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李惊涛介绍,北京市教委一直在积极推动机器人学科建设、学科竞赛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旨在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为赛事的发起者之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校长王兴芬回顾了大赛的发展历程。她表示,最初提出举办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设想,是为了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训练学生在计算机、软件编程、自动化控制等多方面的能力。如今,大赛已经发展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互动平台,充分展示了高校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成果。
所有参赛机器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仅需要完成自编舞蹈动作,还要接受结构设计、创意编排、多机协调性、技术难度、音舞协调性及过程稳定性六大维度的综合评判。这不仅考验了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更展现了参赛队伍的综合实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