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际机械师与航空航天工人协会(IAM)宣布,其约3200名在密苏里州和伊利诺伊州波音工厂工作的成员,已从8月4日零时起正式展开罢工行动。此次罢工波及了负责制造战斗机和导弹的关键生产线,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波音工厂首次遭遇此类事件。
据悉,工会成员在8月3日投票拒绝了波音公司提出的最新合同方案。该方案原本包含四年内薪资增长20%、一次性5000美元的签约奖金以及增加休假和病假天数等福利。然而,工会认为该方案未能充分反映员工对波音公司的巨大贡献,因此未能获得通过。尽管波音随后对薪资方案进行了调整,向资深员工提供了更优惠的待遇,并维持了现行的加班政策,但仍未获得工会的认可。
此次罢工直接影响到了F-15和F/A-18战斗机的生产,以及美国海军正在研发的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的组装工作。涉事工厂还承担着为美国空军第六代战斗机F-47扩建生产线的任务。波音公司对此表示失望,并宣布已全面启动应急预案以应对罢工带来的潜在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此次罢工规模不小,但与2023年秋季波音商用飞机工厂西雅图工会罢工相比,仍显得相对较小。当时,波音商用飞机部门的3.3万多名工人罢工近两个月,最终达成了四年内加薪38%的协议。而圣路易斯工厂上一次发生罢工还是在1996年,当时该工厂尚属于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后来被波音公司并购。
近年来,波音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2018年和2019年发生的两起737 Max机型坠机事故,共造成346人死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今年年初,一架737 Max客机在飞行过程中舱门面板脱落,进一步暴露了波音公司在安全监管体系上的漏洞。今年6月,一架由印度航空运营的波音787客机起飞后不久坠毁,仅一人幸存。尽管目前调查尚未发现制造问题,但初步判断事故可能与飞行操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