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影交错的瞬间,舞台上灯光骤暗,只留下一双双修长的腿在屏幕前跃动,伴随着动感的背景音乐,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拉开了序幕。这便是近期风靡网络的《扫腿舞》,它以一种独特的魅力迅速席卷各大直播平台,不仅让团播形式大放异彩,更吸引了众多明星、网红乃至带货主播的跨界参与。
早在七月,头部带货主播广东夫妇便在抖音平台上尝试了团播的新形式,他们与无忧传媒旗下的“宇宙009”和“宇宙R.E.D”男团携手,将直播间的氛围推向了高潮。这场合作吸引了近2500万人次观看,峰值在线人数高达31.1万,展现了团播巨大的流量潜力。
广东夫妇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迅速将团播与带货相结合,推出了一场以蓝月亮为主题的带货直播。直播中,主播们身着印有蓝月亮标志的服装,一边舞动《扫腿舞》等热门团体舞蹈,一边推销蓝月亮洗衣液。据统计,这场直播吸引了1981万人次观看,较之前十场的平均观看人次增长了28.76%,预估GMV达到2500万至5000万,带货效率显著提升。
随着直播带货进入瓶颈期,头部主播的带货数据普遍下滑,传统的烧钱换流量策略难以为继。团播的出现,为带货领域开辟了新的流量入口。然而,从内容形态上看,团播并非新鲜事物,它更像是宅舞的升级版,满足了人们对于娱乐需求的底层追求。
宅舞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视频内容形式,从早期的B站红人咬人猫,到如今遍布各大平台的唱跳主播,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吸引力。甚至银行也曾借助宅舞在视频平台上成功起号,足见其广泛的受众基础。
团播的兴起,让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商家看到了翻红的机会。例如“东莞鞋王”,这位在抖音上发布了200余条作品却反响平平的鞋业董事长,通过带领公司高管跳《扫腿舞》等热门团体舞蹈,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趁着这波热度,他开启了直播带货,尽管当时粉丝数量仅有1.5万,但首场直播的观看人次便达到了2.2万,GMV也颇为可观。
数据显示,抖音平台上的团播直播间数量从2024年中的日均4000个激增至目前的7500个,成为今年直播行业增速最快的赛道之一。团播的变现模式也从最初的刷礼物打赏,逐渐转向与品牌合作带货,为直播带货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然而,团播并非万能的解药。随着直播生态的变化,即便是头部主播,也难以再像过去那样轻易形成对粉丝的“卡里斯马”式影响力。为了吸引品牌合作,主播们不得不通过买量等方式提升人气,但高昂的成本往往让直播带货的商业模式变得脆弱。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品牌开始选择自己搭建直播间,减少对于达人直播间的依赖。而留在达人直播间的,往往是一些高毛利但品质难以保证的商品,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让带货主播的口碑屡屡受损。团播虽然自带流量,但与带货场景的融合仍然面临挑战。
在团播中,主播们的颜值和才艺成为直播间的焦点,产品讲解往往被边缘化。粉丝们购买商品更多是基于对主播的支持,而非对品牌的信任。当团播结束,粉丝们回归现实,冲动消费带来的退货问题便由品牌自行承担。
团播的形式也弱化了主播的个人存在感,虽然符合平台“去头部”的趋势,但却难以培养出像董宇辉那样具有强大粉丝粘性的大主播。观众们往往只是看个热闹,难以将流量转化为长期的关注。
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电商市场整体进入瓶颈期,直播电商的销售额增速也开始放缓。与此同时,近场电商的崛起对直播电商构成了新的威胁。直播电商曾经的低价优势已不再明显,而品牌店播的兴起又进一步压缩了带货达人的生存空间。
在直播带货的鼎盛时期,主播们各显神通,但如今的消费者已不再轻易被这些手段所打动。主播们开始将团播视为救命稻草,但擦边球等争议内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回顾过去,类似“美少女嗨购go”这样的团队已经解散,美少女带货的泡沫迅速破灭,提醒着人们团播之路并非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