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美短剧市场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先是知名平台ReelShort被两家公司同时指控内容侵权,多部作品被指1:1复制;随后,一则关于“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员”的短剧赚取1.5亿美金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最终被证实为虚假新闻。这些事件无疑加深了公众对北美短剧的刻板印象。
然而,深入探究北美短剧市场的真实状况,却发现了另一番景象。娱乐资本论近期采访了多位在北美短剧产业链上的承制方与平台方,揭示了市场的另一面。据多位编剧透露,剧本抄袭融梗现象在北美短剧创作中相当普遍,原创创新剧本稀缺。有编剧直言,接到的需求大多是抄袭国内作品或ReelShort上的内容。
尽管“霸道总裁”类的故事仍是主流,但北美短剧市场已经开始出现符合本土化需求的细分赛道,如年龄差、师生恋、黑帮爱情等。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在海外大火的“冷冻仓+后悔流”题材,实际上也是改编自国内的剧本。
与此同时,平台对短剧的预算正在压缩,承制方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旅程娱乐创始人高峰表示,承制方的利润率已经从去年的20%降至现在的5%-8%左右。为了降低成本,更多北美本土剧开始将外国演员请到中国来拍摄。编剧Chelsea透露,今年开始,海外演员被频繁邀请到横店等地拍摄,每次拍摄2至3部后再送回,与在洛杉矶拍摄相比,每部剧的成本能减少3至4万美元。
北美短剧市场还面临着来自外部的挑战。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美国主流视频平台和制作公司已经开始关注并尝试进入短剧赛道,给出的承制费甚至可以达到现有平台的三倍以上,大约在60-70万美金一部。网飞、Hulu等巨头内部也已经成立了短剧部门,深入研究这一新赛道。
据广大大《2025年H1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显示,北美地区在投短剧广告主数量最高,超过387个平台在此地区竞争。同时,Sensor Tower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市场贡献了全球近50%的短剧应用内购收入,环比增长20%。这些数据表明,北美短剧市场的潜力巨大。
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竞争也愈发激烈。五元文化卢梵溪表示,今年年初他们判断,没有5000万美元以上的启动资金,再做短剧平台将很难立足。现在,许多平台都在以亏损的ROI来投放素材,以争夺市场份额。华潮文化创始人朱佳能认为,北美短剧市场已经度过了最早期的野蛮生长阶段,开始进入到稳步上升的阶段。
在内容创作方面,编剧Chelsea发现,平台的内容策略呈现出一种有趣的“循环”。最初,平台普遍采用1:1翻改国内爆款的方式制作短剧。去年,各平台开始尝试题材创新,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今年3月以后,大部分平台又回到了最初的策略,继续1:1复刻国内剧本。
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承制方在努力探索原创和本土化的道路。旅程娱乐近期成立了原创、改编和本地化内容三个编剧组,计划逐渐减少平台定制剧,更偏向出品短剧,将版权握在自己手中。五元文化也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新成立的短剧厂牌溪予兮語所拍摄的北美短剧剧本均为原创。
在演员方面,由于北美当地有非常成熟且严格的拍摄规则,承制方在与当地拍摄规则的磨合中面临不少挑战。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选择回到国内拍摄北美本土剧,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在国内拍摄的北美短剧,不仅沟通更方便,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
尽管如此,北美短剧市场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美国主流制作公司的入局和竞争的加剧,承制方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和制作水平,才能在市场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