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我国科学家在双黑洞并合事件中探测到第三致密天体迹象

   时间:2025-08-12 02:54:1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浩瀚的宇宙中,双黑洞的舞蹈总是引人遐想,但科学家们最近的一项发现,让这场舞蹈背后的故事更加扑朔迷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科研团队,在引力波探测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进展。他们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或许并非孤立发生,而是在一个更为复杂的引力环境中,即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注视”下进行。

这一发现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探索双黑洞形成奥秘的新大门。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天文学权威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上发表。

自2015年人类首次捕捉到引力波信号以来,科学家们已记录到超过百次的引力波事件,其中大多数源自双黑洞的并合。这些来自宇宙深处的“心跳”,为人类提供了窥探双黑洞并合前神秘舞蹈的窗口,然而,双黑洞的起源及并合机制,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上海天文台的韩文标研究员及其团队,自2018年起便致力于从引力波数据中寻找双黑洞在超大质量黑洞附近并合的线索。他们特别关注了GW190814这一引力波事件,其中两个黑洞的质量差异巨大,近乎十倍。

杨舒程,作为此次研究成果论文的第一作者,解释了这两种可能:一是这对双黑洞曾与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组成“三人组”,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逐渐靠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们可能诞生于活动星系核的吸积盘中,受其他致密天体的引力影响而逐渐汇聚。

研究团队在深入分析时,发现了一个关键效应——“视向加速度”。当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时,其环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这种加速度,这种加速度通过多普勒效应影响引力波的频率,从而在探测信号中留下独特的印记。

为了捕捉这一微妙信号,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新型引力波波形模板,其中直接融入了视向加速度的影响。基于这一模板,他们采用贝叶斯推断方法,对多个高信噪比双黑洞事件的引力波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

结果令人振奋:对于GW190814事件,包含视向加速度的新模型显著优于传统的“孤立双黑洞”模型。这意味着,GW190814的双黑洞可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处于一个更为复杂的引力系统中。

韩文标研究员表示,这一发现对于揭示双黑洞的形成通道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下一代地面和空间引力波探测器的投入使用,人类将能够更精确地捕捉到引力波信号中的细微变化,或许将发现更多类似GW190814的事件,进一步推动对双黑洞形成演化机制的理解。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