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用友UAP Mobile欲借交叉编译打天下

   时间:2014-06-13 16:16:41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移动终端逐渐替代PC终端的今天,移动应用已经成为主流。不管是个人应用,抑或是企业级应用,移动化都将是趋势所在。但好的移动应用产品离不开好的移动应用平台,一个好的移动应用平台,要在开发、管理、安全和整合等多个层面具备良好的性能。其中,在开发方面,跨平台就成了移动应用开发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当前移动平台开发方面的主流技术大体分三种:Web技术(Javascript、css3、HTML5)、Native技术(Java、C/C++、C#原生)及Hybird混合技术(HTML+Native混合)。据张建新介绍,目前,采用HTML和Hybird混合开发技术的App更多些,比如Baidu Clouda、IBM Worklight、Intel App mobi、Oracle ADF mobile等,而原生的如Titanium、SUP Android/iOS等相对较少。相比较而言,HTML的优势在于实现简单,而Native在性能和表现力上更好,Hybird混合技术则可以整合HTML5 Web应用与本地容器(native container),前者具有可移植性,而后者可以协助访问本地设备功能。

“在移动平台开发技术的选择上,我们也曾经非常纠结,但考虑到未来移动平台开发的趋势,最终我们采用了交叉编译的方式。”用友集团UAP中心移动应用平台产品部总经理张建新介绍说,他认为,使用交叉编译技术去跨平台,将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未来或将在几种主流的移动开发技术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通过交叉编译,用友UAP Mobile移动应用平台既支持Native开发方式,也支持HHC(Hybird Html5 Container)开发方式,还支持WebAPP开发方式。但它与普通意义上的混合开发的不同之处是,UAP Mobile是使用Web技术开发Native应用,为开发人员提供所见即所得的开发工具。

不仅如此,交叉编译技术在跨平台支持上也更有优势,据了解,目前跨平台的技术可以分为两个阵营:一种是基于浏览器技术,一种是基于交叉编译技术。张建新表示,基于浏览器技术的跨平台,基本上是Native搭台,HTML唱戏:用Native去搭框架,但核心还是依托移动操作系统中的WebView组件,使用HTML5、Javascript、CSS3等WEB技术来进行移动开发。这虽然理论上解决了跨平台的问题,但同时带来了性能问题、与Native应用而比的表现力不足问题、以及内存管理、安全、稳定性等各个层面的问题,需要更专业的额外处理与优化。而通过交叉编译技术,平台设计自己的UI描述语言——领域特定语言DSL(domain specific language ),抛掉WebView,书写平台自己的DSL编译器,然后交叉编译为不同操作系统的App。

张建新表示,相比较竞争对手而言,用友UAP mobile有两大优势:首先是技术优势,此前,Web技术和Native技术各领风骚,许多市场先入者也跟风采用了相应的技术,因此,IBM、SAP等跨国企业在移动平台开发技术上只能说各有特点,而UAP mobile通过交叉编译,很好地平衡了不同技术的不足;其次,对于SAP而言,它更关注应用,聚焦行业,对平台的投入则比较谨慎,而UAP Mobile关注平台本身,希望通过平台来打造推动移动信息化进步的产品。

如今,用友UAP mobile已经首先在用友公司的产品体系中得以应用,用友NC、U8+等产品都基于UAP mobile开发出了各种不同的应用。同时,也提供给普通用户和合作伙伴使用。未来,UAP mobile还将开放部分源代码,供大家共同提高开发能力,带来更多创新应用,以构建起移动应用的生态系统。从这一点上讲,用友UAP mobile的野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企业级移动应用工具,而是通过将先进的移动平台技术服务于应用,推动中国企业移动信息化进程,颠覆旧的信息化秩序。

正如张建新所说,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合适的,企业如何去选择自己的移动应用平台,要依赖于自己的诉求。新的业务处理模式、新的工作方式,也会伴随着移动互连网的浪潮而诞生,企业级移动平台也将在新的蓝海中扬帆远航。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