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年轻的百度地图小水滴,怎么凿穿城市拥堵这颗“老磐石”

   时间:2017-04-30 20:44:04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前同事发了个朋友圈:

看大家午休时的活动项目就暴露出了年龄,年轻人总是找各种新鲜玩意儿,岁数大的就只会喝茶抽烟侃大山,和一些同样普通的人聊国家大事。就像最近年轻人都在百度地图“修路”,老前辈们却不感兴趣——没经验的年轻人收获了技能还收获了各种现金大奖,老前辈们却只收获到了意淫时的片刻愉悦。

他所说的百度地图五一活动是“消堵大作战”,用户只需完成几个小步骤就可以瓜分510万大奖。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对新科技的态度,体现出的年龄代沟,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发展未来解读。

城市拥堵这颗老磐石,陷进惯性思维中已无法解决

城市拥堵已经成为中国最为突出的“城市病”,北京在2011年每天拥堵时间是3.5个小时,2016年这一数据已经上升到6.5个小时,接近翻了一倍。其他城市中也不甘落后,上海、深圳、广州之类的大都市外,不少四线城市、县城乃至乡镇的堵车照也不时在社交媒体上出现。

比治理雾霾还让人绝望的拥堵,坚如磐石,人们仿佛在试验了无数种方式之后都没有解决的答案。但其实观察这些解决方案,我们却还是能够发现一些问题的,无论是限行、汽车摇号、增加协管员等措施,都是一种传统而陈旧的“万能政府”思维。不少网站的评论区中更是一说到拥堵就是“全都不许开车”之类的一刀切鲁莽建议。

百度地图治堵,旧习惯和新科技的对抗

著名计算神经学家保罗.金在美国问答社交网站Quora上这样说,人们逐步适应生活,他们就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固有的思想模式和习惯。而还有国外学者更为极端的表示“所有性格都是一种心理疾病”来指出固化行为模式的可怕。

基于这样的理论,我们很容易找到拥有旧习惯的中老年人和一切都是新的年轻人在对待拥堵问题上的不同态度:老家伙们还在抱怨政府,年轻人却已经在用百度地图畅通无阻。

不用传统方式,百度地图在解决堵车问题上另辟蹊径,用百度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完成新版本的升级。在最新最新推出的V9.8.0版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地图进行交互体验、信息架构、出行生态等多方面的升级,在智能驾车导航、步行AR导航、图像引擎等功能上进行了升级。智能路线推荐提供秒级避堵方案,带来智能化、个性化的“聪明”地图体验。旧习惯和新科技,你究竟怎样选择?

代沟?未来人根本不需要学会“查地图”

百度地图不只是颠覆了人们对于城市拥堵问题的旧看法,还颠覆了人们对于地图这个行业的根本认知。从中学时代我们就在学习如何认识地图、甚至是制作地图,从人们开始从非洲走出之后,这项技能就是人类生存的关键。

但地图这个物种的存在真的合理吗?如果按照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原则,地图也是一种增加的额外实体,只不过以前没有办法不用,是“必要”选项而已。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无论是AR\VR,还是卫星、3d、室内地图,更别说语音指引,传统地图的基本形态都在发生着改变。你如果拿着“地图应该是什么样”来看百度地图,一定会觉得这东西简直就不叫地图。

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图商出身的另一家地图应用,受到中老年人的欢迎,而百度地图在年轻人群体中大肆流行的原因。搞笑的是,哪怕是比拼基础数据环节,由于百度地图有人工智能让数据更新更快,比如一些正在修路的路段,百度地图的表现也更胜一筹,指路更加准确,但不少中老年人却因为一些旧习惯依然抱着那款老地图更准、百度地图只是做的花哨的旧观念。

人们纷纷涌向东南沿海打工的年代里,出不去的父老乡亲总会在乡下编出各种悲惨的故事来,在点着煤油灯的瓦房里对老家的好说了上万遍,但她们最终还是没有挡住时代进步的洪流,并且成了阶级分化的牺牲品。

百度地图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继续向“不像地图“的方向推进,在旧习惯仍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时候,也愈加造成了用户群的分化,选择哪个,是会暴露真实心理年龄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