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具体部署正逐步落实。依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指导,汽车行业正加速其标准化进程,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本年度,汽车标准化工作重点已明确,旨在通过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提升标准质量和实施效果,为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为全面布局,汽车行业正着力构建标准体系的“四梁八柱”。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对“十四五”期间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并启动“十五五”技术标准体系的编制工作,确保标准体系覆盖产业链的全链条、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另一方面,优化完善重点标准体系,加强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统筹规划,同时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汽车芯片等关键领域的标准体系,并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和双碳标准体系的完善。
在前沿领域,汽车行业正积极绘就“标准蓝图”。新能源汽车安全方面,将推动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等标准的发布,并加强动力电池安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标准研究。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将加快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等标准的批准发布,并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同时推动信息安全工程等标准的实施,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还将加快汽车芯片标准的制修订,完善汽车电磁兼容标准体系,并加强汽车绿色低碳标准的研制,以促进汽车节能减排。
在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汽车安全标准将发挥底线支撑作用。推动危险货物运输车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加快客车结构安全、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标准的研制,同时提升乘员保护、车辆防护等被动安全领域的产品技术水平。还将夯实汽车通用标准的基础支撑,开展试验方法、可靠性等领域的标准制修订研究,并深入开展用户体验标准化研究,以提升汽车产品的用户体验。
在国际化方面,汽车行业正积极拓展标准国际“合作空间”。通过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提高汽车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并大力推进国家标准外文版的编译工作,助力优势产业“走出去”。同时,深化汽车技术法规的制定协调,全面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巩固扩大全球伙伴关系,以提升中国标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为提升汽车标准“治理效能”,汽车行业正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加强标准与技术创新的互动。通过落实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部署要求,开展标准前瞻布局预研究,加快新技术、新功能、新产品标准的研制。同时,推动组织建设升级焕新,提升汽车标准管理质效,并强化汽车标准的宣传推广和协同联动。还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为汽车标准化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标准化工作现场,各相关方正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汽车标准化进程的加速。通过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协作,广泛征求相关方意见建议,确保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具备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同时,加强实施管理部门的工作协调,保障标准顺利落地实施,为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标准化工作也备受关注。通过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等标准的批准发布和实施,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用户体验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加强信息安全工程等标准的实施,将有效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另一大发展方向,其标准化工作同样重要。通过推动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等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加强动力电池安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标准研究,将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标准化人才培养方面,汽车行业正积极开展相关活动。通过组织汽车标准化青年专家选培、大学生汽车标准创新大赛等活动,为汽车标准化人才搭建交流实践平台。同时,出版汽车标准化教材并推动在高校应用推广,为汽车标准化做好人才储备。
在国际合作方面,汽车行业正积极与各国开展交流合作。通过加强与东盟国家标准法规的交流合作,推动落实“中国东盟先进汽车标准法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积极拓展和深化与欧洲、中亚、非洲、南美洲等相关国家在汽车标准法规领域的交流合作,为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