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创业梦碎?云从科技等AI企业陷生存困境,行业头部化加速

   时间:2025-05-06 21:37:1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OpenAI掀起的AI浪潮推动下,国内外众多AI企业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融资活动如火如荼。然而,这些企业背后的盈利难题却日益凸显,即便是拥有中科院背景、被誉为AI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也难以逃脱裁员与高管降薪的命运。

云从科技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营收仅为3.98亿元,同比下降36.69%,归母净利润为-6.96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了8.12%。人员方面,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从2023年的801人锐减至2024年的453人,核心研发人员也从467人减少到239人。更令人瞩目的是,公司三大核心技术人员之一的副总裁、AI平台负责人张岭已离职,连董事长、总经理周曦的年薪也下调了7.46万元。

云从科技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同列AI四小龙的商汤科技,已连续亏损十年,仅2018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就高达546亿元,2024年下半年裁员超千人。依图科技、旷视科技同样面临营收增长不达预期、亏损扩大、裁员与分公司关停等问题。行业领头羊OpenAI的日子也不好过,尽管有软银等机构的持续投资,但其亏损幅度仍在连年增加,CEO Sam Altman甚至宣布放弃重组为营利性机构的计划,转而将营利性子公司变为非营利性母公司控制的公益公司。

AI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投入巨资购买芯片、数据,并建设算力中心。然而,这种投入并未带来预期的回报,反而加剧了企业的财务压力。云从科技等AI四小龙由于底蕴相对薄弱,已开始通过裁员、降薪等手段开源节流,甚至不得不削减研发经费。同时,大模型开源已成为行业常态,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在盈利难题面前,AI企业开始探索新的出路。文心一言的免费使用,让国内主流AI大模型纷纷效仿,向C端用户免费提供服务。然而,这种模式并未带来显著的营收增长。为了打破僵局,AI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垂域AI和B端客户,通过提高垂域AI的能力和可靠性,以及推广AI硬件,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垂域AI领域,医疗和教育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领域。中国医疗资源长期紧缺,AI医疗大模型可以根据病症和检测报告提供诊断建议,有效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而AI教育大模型则能够根据个人学习情况提供一对一辅导,提高学习效率。针对AI硬件的用途和功能定制AI大模型,也是企业盈利的可行方案之一。

然而,垂域AI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需要大量专业数据进行训练,数据不足可能导致AI幻觉等问题。因此,AI企业仍需投入资金购买专业数据和提高算力,以提升垂域AI的可靠性。虽然广告植入被认为是AI大模型未来可能的盈利方式之一,但在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内卷严重的情况下,过早加入广告可能会失去用户信任。

随着AI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头部化趋势日益明显。实力不足的AI企业将无法扭亏为盈,面临倒闭的风险。而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则凭借财力、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占据领先地位。AI四小龙等企业则需要进一步融资,以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

尽管行业形势尚未明朗,但AI行业的前景依然广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行业将逐渐走出阵痛期,涌现出数个行业巨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